转眼间,自己参加工作已23年有余,二十余年间,几乎都在从事着民事审判工作。多年的民事审判工作,突然间有一些心得想与你们分享,可能会像知了一样聒噪,但毕竟告诉你,夏天已然来到。

 

法院的工作琐碎又庞杂,我来打一个比方,像是一个人。而民事审判则是一个人的脸,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的命,理论知识是一个人的魂,审判业务则是五官与四肢。

 

民事审判的这张脸很重要。庭审中,你每漏掉当事人的一句话就像掉了一根睫毛,你每错过一个法律法规,就像刮了一根眉毛,你每逃避一个争议的焦点就像多长了一个黑头。但要是一些最基本的做到了,脸部就漂亮了吗?非也。脸部还需要补水,这水其实就是你的敬业与忘我精神。敬业与忘我不仅对审理案件有用,也会使你有“柳岸花明又一春”的感觉。当然你但还要注意选择补水的品牌。如果你只就案办案,那你用的还是国产品牌。你只是办案的机器,而缺少一种湿润的灵性,简单的案件要审理,复杂、疑难、新类型的案件也要去涉足,对办案有所帮助的书籍要进行阅读,为你的脸部美容。

 

理论知识是一个人的魂。灵魂的高贵是一种宽广,所以你需要一种博雅。民事审判,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群体,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婚姻家庭、遗产继承、房屋买卖、医疗纠纷、名誉损害,如此等等,凡与此有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审判实务、精选案例等等,你都要去浏览。你也可以将法律法规融入到案例中,这比机械的记忆要强百倍。通过学习来扩大你的视野,增加你的知识,提高你的知名度。这件工作一定要坚持,灵魂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如同海郴被冲到适宜生长的岸边,终会长成大树,需要的仅仅是时间。

 

职业道德是你的命。命要是没了,脸去何处受宠?魂又去何处逍遥?法律理论浅薄可以进行学习,不断充电,处处留心皆学问。审判实践不丰富,可以多办案、多思考,而职业道德则是法官的良心,是司法正义的标尺。亚里士多德说过“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一名法官虽然业务精通、理论知识丰富,但如果没有耐心、细心、虚心、良心、公心、责任心、事业心、慧心、爱心,又何为法官。职业道德守则学习着,那边照旧纸醉金迷,花天洒地,不醉不休,“两面人”的生活会让你的生命不堪重负。

 

审判实践是四肢、是五官。从收案到送达到开庭审理到及时制作法律文书,这此工作流程需要你的手、耳、嘴、眼睛、四肢的并用,一点容不得偷赖。稍有懈怠,就会有信访案件、就会有发改案件、就会有超审限案件,就要进行“扫黄”。你只要比常人多付出一点点、少计较一点点,多开几个庭、多书写几个法律文书、多跑几趟腿,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办案多与办案少就差这么一点点。

 

我所说的都是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与技法,但你要知道,技法是最浅层次的东西,真正工作的目的是获取更广的知识,触及更深的心灵。这就如同做学问,做学问的最终目的在于做人。“有境界自成高格”,真正学习与工作的决窍其实就是一腔热爱。所以,只有一种人格操守与精神力量在支撑你的时候,丰博的常识与闪光的才智才会随之而来。不懂得此中的意义是做不好任何事情的。

 

民事审判真像是生命中的一场阻滞,让人窒息。但要相信,每一季冻藏与冰冷后蕴育的,都像是一个春江水暖的未来。放风筝的人不要轻易将线剪断,加固你的线,顶着大的风,收获青春的汗水与生命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