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药重新包装了还能用吧。”货运公司怎么也没想到,帮药品公司送货,一时疏忽用了刚刚油漆了车厢的货车,最终竟付出了100多万元的惨重代价。近日,吴中法院审结了一起因串味的药品引发的保险追偿案件,最终判定此批药品不宜再行销售,货运公司应赔偿相应的损失。

 

新油漆的货车闯了祸

 

货运公司长期为药品公司向全国运输药品。因为货物的特殊性,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货运公司在运输药品前应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洁,保证运输车辆的洁净安全。运输多年,一直平安无事。2008年底,货运公司又接了一单运到成都去的药品,药品在中转的途中却出事了。这批药品被分拨到的那辆货车刚刚油漆过,药一路颠簸到了成都,车门一开,整个车厢连带满车厢的药品,全是浓浓的油漆味。客户一看不乐意了,一车100多万的药被打了回票。

 

串味的药引起了大争议

 

药品公司看着100多万的药品犯了愁:“药是吃到肚子里去的,人命关天。这批药全是油漆味,谁也不能打包票说吃了没问题,卖是肯定不能卖了,我要把药销毁,货运公司你得把这个钱赔出来。”

 

货运公司可不这么想:“药品是密封包装,外包装上是有了味道,换个包装不就得了。我把包装钱赔给你,你药该卖还去卖。”

 

一来一回,双方争执不下。药品公司为药投了货运险,保险公司派人来检测,一测不得了,这批药在苏州的仓库堆了好几个月,芳香烃还是严重超标。保险公司也认为这批药只换包装解决不了问题,只能销毁处理,就把钱赔给了药品公司,一纸诉状把货运公司告上了法院。

 

公民的健康最重要

 

保险公司认为药品已经全损,货运公司应按药价赔偿全部损失。货运公司坚持认为真空包装的药品即使串味也只是外包装上有味道,包装里的药完全还能用,只应该赔包装费,双方在法庭还是争执不下。

 

经审理,法院认为这不是一起简单的货运纠纷案件,事关社会用药安全,牵涉公民人身健康,对此应严加审查。被污染的药品,应按假药论处。药品的外包装及直接接触药品的药包材,已较明显的受到油漆污染。而对内装药物是否受到污染,必须逐一破拆包装检测才能杜绝公共卫生领域用药的安全隐患,这不仅花费大还难以杜绝二次污染。考虑到此批药品的价值远不能比拟社会公众身体健康安全的价值,认定此批药品不宜再行销售,货运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

 

货运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中级人民法院最终维持了一审判决。这批串了味的药终于可以销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