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宁都县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其公安局领导就达到17人,一言以蔽之就是“冗官”,而官方回应却是由于“维稳压力大”。殊不知,冗官与维稳之间构成悖论,二者间不可调和,冗官存在只会加剧维稳压力,影响维稳功效。

 

《史通·忤时》载: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领导干部“雨后春笋”般的提拔和存在貌似使维稳任务分解细化,但实践并非像字面分工般泾渭分明,而是千变万化,领导职责间必然存在交叉融合。如遇突发或群体性事件,在人性本能的作用下,极可能出现互相推诿、畏难扯皮且事后难问责的现象,不仅不利于矛盾的迅速化解,反而会延误时机激化矛盾。

 

诚然,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维稳是各级政府的必须课,但这不能成为制造冗官的借口。“冗官”本质是权力在利用法律和政策漏洞实现自肥。领导干部数量的超常规意味着其级别、工资、待遇等的相应提高,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加重了政府运行成本,而这终将由百姓买单,在加重纳税人义务的同时也侵占了公共福利。

 

当前,虽然处于矛盾多发期,但在性质上,大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本质是由于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一些隐藏的矛盾没有及时发现和化解。故而,“维稳”不仅意味着矛盾爆发之时政府有足够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更应倒逼其功夫在平时,使权力符合为公与服务的本质属性。

 

这就决定了必须加强政治体制改革,以壮士断臂的魄力消除冗官等弊端,切实提高政府效率和公信,及时有效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天下方能河清海晏,正所谓:“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