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对个人爱好
作者:朱小平 发布时间:2008-07-15 浏览次数:1746
认真阅读了南通纪委、南通政法委编写的《江海清风》(政法卷)每篇文章,我感受颇深。警示案例中每一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犯罪分子,他们在位掌权时,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择手段地投其所好,利用政法干警的某些爱好陪其钓鱼、打牌……千方百计拉近与他们的关系,最终在“哥们”等亲热称呼声中一步步把这些干警推向犯罪的深渊。
当今社会,经济发达,文化娱乐活动日益丰富,人们的爱好也是多种多样,政法干警也不例外。由于政法干警的特殊地位,特别是政法干警中大权在握的领导干部,他们的兴趣爱好不能与一般群众的兴趣爱好等量齐观,往往成为一些人腐蚀拉拢干部的突破口。
“爱好”能丰富业余生活,有益身体健康。但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往往也能成为葬送干部的罪魁祸首。鉴于政法队伍中领导干部的身份、权力和影响力,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能在社会上、人民群众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领导干部某些方面的爱好,在不法分子眼里,往往成为他们拉拢干部的突破口。他们千方百计观察领导,研究领导,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揣摸领导的爱好。由于掌握了领导的特点,摸准了领导的爱好,他们每一次邀请,看似普通,实则费尽心机,所做的事常使领导产生“正中下怀”之感,由于话语顺耳,事事妥贴,极容易产生亲近感,为他们达到利用领导干部的目的而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原镇江市润州区法院副院长邹学军因受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他一步步堕落的过程恰好印证了这一点。邹学军自从当上法院副院长以后,先后分管经济庭、经济纠纷调解中心、执行庭等工作,手中的权力大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他喜欢打牌、钓鱼等爱好,周密策划,精心安排,请他吃饭、洗澡、打牌、套近乎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愿意在他身上花些“小钱”,以求获得更大的利益。如一个体经营户姚某某为了获得一批不锈钢钢材的代销权,就安排邹学军钓鱼,钓鱼时向邹提出要代销钢材的事,并向邹说,到时候不会忘记你的,邹学军并未表示反对。因此,姚明白,只要“放点血”,代销权是可以拿到的。在姚某某向邹送钱后,姚毫不费劲地获得这批钢材的代销权,但给国家集体造成了100多万元的损失。名噪一时的走私大王赖昌星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怕什么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就怕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爱好。”正是揣摸他人的嗜好而投其所好,赖昌星才得以俘虏了近200名党政干部。
一些领导干部被个人爱好所误的事实一再告诫我们,对于有损个人形象,影响秉公用权,可能被人利用的嗜好,一定要注意警惕、抑制。古时候有个叫公孙仪的人,平日最爱吃鱼,但做了宰相后,对别人送的鱼一概不收。他说:接受别人的鱼,遇事就会迁就别人,迁就别人就会冒犯王法,冒犯王法就会被罢官,被罢了官,即使再爱吃鱼,可能也吃不上了;而如果不接受别人的鱼,就不会徇私枉法也不会被罢官,即使吃鱼的嗜好终身不改,也能长期靠自己买鱼吃。古人尚有“嗜鱼不收鱼”的清醒之举,我们作为政法干警,在对待个人爱好上,更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善待个人爱好。有点爱好特长,并不是什么坏事,让爱好成为业余休闲的调味品,工作之余,写写字,打打球,唱唱歌等等。凡事得有度,爱好以自娱自乐为主,以简朴节约为好,以自己消费不痴迷为度。一旦嗜好的苗长成贪欲的树,可能结的就是祸害的果。
二是慎对投其所好。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专门揣摸领导干部的嗜好,待情况摸清后,来个精心设置,让你“心满意足,心想事成”。对于这些投其所好之人,要明察,慎对,始终保持对“投其所好”者的警觉。
三是习惯平淡平静。生活平平淡淡,内心平平静静,一生平平安安。有点爱好,自娱自乐,不声张;有点愿望,自我把持,不外露;有点需要,自行解决,不求人。带头艰苦奋斗,带头廉洁自律,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