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法院四项措施提振法院文化“软实力”
作者:李萍 发布时间:2012-08-27 浏览次数:320
近年来,江阴法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着力建设制度文化、廉政文化、行为文化、场馆文化,积极发挥文化的引导和激励功能,法院文化已成为引领该院工作新发展的有效抓手。
以制度文化促管理。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激发队伍活力。通过建立案件同步跟踪监督考核系统、发改案件评析和案卷评查制度、审判管理例会及审判质效指标点评制度,实现对案件的精细化管理。规范审委会运行,设置审委会专职委员,严把案件质量关。把“案结事了”作为铁标准,把“息诉罢访”作为硬任务,在全院形成案件质量效果至上的好氛围。今年上半年,该院审判绩效综合考评得分在无锡地区名列前茅。
以廉政文化树形象。积极落实无锡中院关于“五大员”建设的各项具体要求,充分体现司法民主。研发廉政档案管理软件、落实法官提醒、诫勉谈话制度、廉政监督员制度。开展“5.10思廉日”主题教育活动,创作廉政文化小品《包公新传》、编印廉政文化专刊《法院风采》、举办廉政书画摄影展。今年4-7月份先后组织干警赴无锡预防职务犯罪法制教育基地、重庆红岩广场、贵州遵义会议遗址等地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目前,该院已经基本建立起立体式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以行为文化改作风。江阴法院努力培养法官良好的品行,塑造法官高尚的品质,养成法官高雅的品味,打造知名的品牌法官。通过规范着装、文明用语等点滴小事,加强干警礼仪规范教育,提高干警自身修养,展示出法院机关和法院队伍公正司法、文明办案的职业形象和精神风貌。紧紧抓住党建工作的时代脉搏,拓宽思路、创新载体、浓厚底蕴、深化内涵,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构建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为建设一流素质的法院队伍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文支持。
以场馆文化架桥梁。通过建设符合法治理念、富有法文化内涵的审判设施,充分展现司法文明。在法院内部,对2100平方米的法院文化中心进行改建,重新规划院史陈列室、荣誉室、文化成果展览室,对办公区、审判区、当事人休息区以及法院广场上的文化设施重新布局改建。在法院外部,不断丰富更新江阴大桥法制文化公园的文化设施,依托市民中心青少年维权“爱心港湾”,在4所中小学设立“爱心港湾”联系点,进一步扩大“爱心港湾”工作影响和辐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