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是2014年的10月。清晨的阳光很惬意,折射在两位老人满头的白发上。老太瘦骨嶙峋腰很弯但目光清亮,老头个子很高依稀能辨出年轻时俊朗的模样。

 

老太娴熟地将面粉和成团揉均匀,将面团擀成圆形后加入韭菜馅或青菜馅,老头则负责用勺子在饼子上加点菜油,然后在油锅上反复煎……

 

记得小时候我外婆也常做这种饼。排队买饼子的人很多。我本打算买了饼子外带回家,儿子吵着不肯走,说要看做饼。老太不做声,进入里屋搬出一张高高的方凳。方凳没有围栏,不如肯德基的宝宝椅华丽舒适,儿子却饶有兴致地坐在上面认真观摩做饼。在我惊讶的目光里,老头笑呵呵道:“这是我家孙子坐的椅子,现在他大了上学了,就不需要了!”

 

一位排队的中年妇女在旁说:“每天早晨两点就要起来洗菜弄菜的,叫我才不高兴的,又不是缺这个钱!”

 

老头骄傲地说:“我以前是公社当干部的,一个月退休工资能拿四千多的!钱谁嫌多哪,多存点留给孙子。”

 

“生意真不错,一块块饼做出来还蛮辛苦的,其实可以事先做好然后放锅里热下,这样快。”我说。

 

“我们都是做半天,歇半天,现做现卖,卖出多少就多少!丫头,饼子现做的才好吃。”老太笑着说。

 

还是那位中年妇女说:“你不要看他们这饼啊,远销全国的,不少人都是提前预定加工,弄个几十块带去南京啊上海的。他们家就是找的儿媳妇不好,不工作天天赖家里啃老。”

 

老太揉着面团,还是乐呵呵地:“现在小年轻有几个肯做事的。反正我们年纪大了,没觉睡也难过的。”

 

我相信老太的话。

 

在偏僻小弄堂里的这家小店,是一间老屋。屋内五张旧旧的古铜色四方桌子清晰昭示着时光的痕迹,店主便是这对七十多岁的夫妻。煎好的饼子块头几乎一模一样,个个独特厚实的饼子里,你能吃出干净简单的阳光的味道。

 

工作着的每一天,不妨以最优雅的姿态。在静静流淌的时光里,哪怕昭华已逝,退休在家,仍然可以,和你爱的人一起,为你爱着的人,不功利地享受工作和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