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4日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执行局副局长孙广明打来电话请我一同下乡。虽没来得及问清具体要干什么,但当他说出当事人名字的时候,我一下子明白,他要去看望的是数年前因交通事故致脑部受伤成为植物人的姜堰区娄庄镇马赛村村民袁森林女士。

 

2011年初袁女士被同村骑电动三轮车的徐某撞伤致残,需要人长期护理和大笔后期医疗费用。而徐某年已71岁,又身患多种疾病,生活非常困难,无力履行法院判决生效的赔偿义务。面对这样的“两难”执行案,数年来,孙广明聚众智、施巧力,数十次找双方当事人的子女、亲戚做工作;无数次奔波于相关部门和单位,请他们解囊相助,在多方鼎力帮助下,这起历时两年,历经两次诉讼、两次执行的案件最终以双方满意的结果圆满执结。

 

“孙局长,您来坐坐就很好了,每一次来还带些东西,让我如何是好。”我们的到来让袁女士丈夫王立平有点激动。

 

这是一个非常简陋的家,院里还算整齐,散养着几只鸡,种了些家常菜,是典型的那种农家院落。简单寒暄之后,孙广明走进里屋,坐到床沿上,看得出他对这个小屋很熟悉。

 

王立平安静的坐着,不时插上一两句,从他的言谈中我们得知袁女士目前已有了些许记忆,能含糊不清地说出家人和邻居的名字。我们正谈着,王立平的母亲从厨房拿来两块西瓜,执意要我们吃。看到西瓜上飞来飞去的苍蝇,加上屋里刺鼻难闻的气味,我实在没有食欲,考虑到王母的心情,我起身接过西瓜咬了一口,只见孙广明毫不犹豫地接过来就吃。王立平的母亲很高兴,又忙不迭地泡茶倒水。

 

“这几年我儿子真是受尽了千辛万苦,孙女大学毕业后在无锡上班,很少回来,我和老伴都已近八十岁了,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目前还能帮忙看个门、烧顿饭已经很难得。立平既要照顾媳妇,又种着五亩多地,还时不时的在村里打点零工,为的是能早日还清妻子受伤后欠下的二十几万元医疗债务。”王立平的母亲不停地述说着。孙广明一直耐心地听,并不时地安慰她,同时希望王立平多保重身体,一如既往照顾好妻子。

 

“三年了,我们家给您添了太多的麻烦,您和法院的大恩大德我们家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临别,王立平深情地向孙广明道谢。此时,王立平的母亲从另一间屋子里拿出数十只鸡蛋,紧握孙广明的双手连声说:“谢谢孙局长,实在没什么可答谢的,这是我家里养的鸡生的蛋,请您收下。”

 

孙广明说什么也不肯收,王立平的母亲急切地拦住我,让我劝劝孙广明。我一时左右为难,心情更难以平复,几次眼眶湿润,为这一家人的艰难,也为孙广明和这一家人建立起来的感情,这哪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呀!

 

这些年,孙广明为袁女士的执行案件操了很多心,既奔走呼吁帮她办理了低保手续,又助她多方筹集医疗费用,难能可贵的是还经常过来坐一坐、看一看,王立平一家早已把他当成了主心骨、自家人。

 

大爱无言。这种亲民、爱民的事迹报端并不少见,也许有人说这是宣传需要,也许有人说这是政治作秀,但我想如果我们都能用数年如一日的“作秀”来换取老百姓的一丝感激,一份信赖,那我们的审判执行工作还会如此艰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