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年初一,我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大哥,我回到养父母家过年了,还用亲手赚的钱为二老买了礼物。谢谢您当年的教育,祝您春节愉快!”我脑海里突然浮现一名小伙子曾经无助和充满期待的眼神,仿佛又听见他说“您是我最信任的人!”

 

20005月,一对衣着朴素的老年夫妻和一名小伙子来到我的办公室。小伙子低着头沉默不语,中年夫妻情绪激动地打开了话匣子。

 

老年夫妻在大丰市大中农场经营早点摊为生,小伙子是他们的养子王小军。20年前,王小军刚出生三天就被老王夫妻收养。高中时,王小军无意间得知自己并非老王夫妻亲生,便怀疑自己因此经常被人嘲笑,同时认为经常被养父母管教是非亲生的缘故,性格变得孤僻,高中毕业后便呆在家里,不愿务农或务工,并对老王夫妻态度变得十分冷漠。老王夫妻感觉自己辛苦抚养了20年,王小军不仅不感恩,反而越来越叛逆,多次外出寻找亲生父母,造成关系紧张,且不愿意劳动,成为老俩口沉重的负担,故起诉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了解案情后,我的心情很沉重。老王夫妻表示,王小军的现状让他们很伤心,现他已成年,解除收养关系后可以独立生活。王小军始终低着头,我轻声地对他说“法官是帮忙你解决问题的,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请相信我。”

 

王小军似乎有所触动,用无助的眼神看着我,“如果离开养父母,我不知道怎么生活下去。”说完头又深深地垂了下去。原来,王小军感觉自己性格孤僻,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社会生存能力,怕离开养父母后无法生活下去。“您现在是我最信任的人,请法官大哥帮帮我!”

 

我向老王夫妻提出,与王小军共同生活了二十年,已经建立起一定的感情,现在让他走上社会,一下子很难适应。考虑多年生活的感情,老王夫妻愿意给王小军一笔生活费,希望他能独立生活。

 

老王夫妻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态度很坚决,我又劝告王小军,他已经成年,应该学会独立,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尊重养父母的意愿,无论如何要对养父母怀有一分感恩的心。王小军慢慢接受了我的意见,但向我表示担心不知道如何开始新生活。我建议他可以先找一家工厂从初级工做起,只要肯付出努力,一定能好好地开始。

 

老王夫妻和王小军终于达成调解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后,老王夫妻给了王小军2万元经济帮助款,王小军也决心到南方去打工。我的心情既有些遗憾,也为他们的合解而感到如释重负。王小军离开前,我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家里的电话都抄给他,让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随时找我。

 

之后的日子里,我经常会接到从浙江某城市打来的电话,王小军向我诉说找到新工作的喜悦、与同事相处的困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我感受到他对我沉甸甸的信任,同时为他新生活的开始感到由衷的欣慰。

 

从部队转业到法院工作已经十多年,回忆起所参与办理了许多案件,接触了无数当事人,最让我难忘的,是当事人对法官那份沉甸甸的信任。接到王小军的电话,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法官审理的每一起案件,“案结”只是一个逗号,“事了”也只是分号,只有“人和”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最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