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为时下流行的通讯方式,受到年轻人的追捧,然而微信上大量的信息资源也成为了不法分子犯罪的目标。近日,惠山法院审结一起虚构身份利用微信进行诈骗的案件,在微信上冒充女性的被告人吴小龙(化名)被依法判处其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

 

张某平时喜欢用微信聊天娱乐,一天晚上,他用微信“摇一摇”功能查到附近一个名为“快乐宝贝”用户,头像是一个大眼睛美女。张某喜出望外,加了对方好友并开始聊天,张某很快就被这个女孩所吸引。“快乐宝贝”告诉张某,自己独自一人从外地来打工,希望在本地找一个男友,正中张某下怀。接受了张某的表白后,两人在微信上就以男女朋友相称,很快陷入了热恋。

 

交往一段时间后,张某提出见面,“快乐宝贝”却屡屡以工作繁忙、突然有急事等理由推拖。张某认为女孩子面子薄,不好意思,也并未在意,继续努力追求。虽然还未见过面,但对微信女友的要求,张某却从不拒绝,“我手机卡里没钱了”、“老家农忙我要回去买化肥”、“回来的路费不够了”,张某一次次向“快乐宝贝”的账户汇钱,前后共计7000余元。直到有一天,“快乐宝贝”的手机突然停机,就此失去了联系,张某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了。

 

“快乐宝贝”落网后,张某惊奇地发现,这个在微信上与自己热恋的女孩竟然是一名年轻男子。这名男子交代,自己原名吴小龙,在建筑工地上打散工,用漂亮女孩的照片作头像原来是为了方便与女孩子搭讪聊天,没想到用微信“摇一摇”、查找“附近的人”功能主动与他聊天的男性很多,他便想到了从这些人身上骗钱的方法。除了张某以外,吴小龙还自称小姐以招嫖的名义从蒋某和李某身上分别骗取了200多元。

 

法官指出,微信上的资讯五花八门,对陌生人更是可以精确定位,然而对对方的身份却一时难以核实。犯罪分子进行搭讪后,更容易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查附近”,查到的不一定是好人,“摇一摇”,摇来的可能是厄运。为防止陌生人发微信骚扰,微信用户可在隐私设置里进行设置。同时,微信交友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见面,如果对方涉及钱财,更要考虑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