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朱日和
作者:张桂华 发布时间:2014-09-05 浏览次数:2954
近日,“和平使命—
1997年,为适应未来高科技战争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把北京军区原装甲兵训练场扩编成全军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训练基地。1999年,我作为北京军区63集团军工兵团道桥营的一名连职干部,有幸与战友们一起成为训练基地当初建设者之一,在训练基地工作生活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如果你有机会到基地参观时,在总部机关大楼门前功碑的冰山一角上或许能找到我的名字。
朱日和基地的概况
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堪称亚洲最大、我军最现代化的大型陆空联合训练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训练基地地形复杂,由沙漠、草原、山地、壕沟等组成,占地1066平方公里,与香港面积差不多,具有独特练兵地理优势。
训练基地主要担负的任务是组织师、旅、团级部队完成合同战术演练,协同装甲兵和其他兵种进行技术、战术训练,可展开军师规模的实兵演习,并为陆军装备的各种武器进行实弹、实爆作业和航空兵实施对地面部队攻击演练提供保障。基地拥有数字化监控评估系统,首创数字化千分制量化评估模式,对参演部队的全程评估监控可精确到秒。
1957年,北京军区一个加强坦克师战术演习场在朱日和地区组建,这便是今天朱日和训练基地的前身。1997年,中央军委扩编成全军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训练基地。2007年,把朱日和训练基地确定为我陆军唯一复杂电磁环境建设试点单位。
近年该基地已先后导调、保障了“跨越—2014”系列演习等78场大型实兵和网上对抗演习以及全军重大演练活动,上千名军师旅团指挥员率98个师(旅)数十万名官兵,在这里练指挥和谋略,经受“战火”洗礼;复杂电磁环境下“火力打节点、电磁破网络”等数百个新战法训法诞生。
艰难的行程
记得大约是
火车一路前行,8日上午8:30终于到达朱日和火车站。穿上军大衣,站在站台上,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蓝天白云下,一些牧民正赶着一群羊在草原上悠然放牧。大家都觉得艰难的旅程终于结束了,于是心情都开朗起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与各连的后勤人员作为先头部队带上物资前去安营扎寨。从火车站到基地,
基地处在人迹稀少的茫茫草原中,基地总部机关大楼才刚刚落成,距离总部机关3
火车站的官兵从火车上卸下装备和物资,进行装运。10:00左右,沙尘暴突然袭来,能见度不到
趣事
上级分配我们营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基地的物资运输等工作。我主要与各连队司务长协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作为带队干部,每周两三次到
记得刚好是“五一”节那天,下午刚出门不久,天就飘起雪花来,车开得很慢,等到买菜回头已经快下午5:00,雪将地面的车痕全部覆盖,到了晚上7:30,还没到达营地,好不容易看到远处有牧民房子的微弱灯光,前去向当地蒙古牧民打听,一句“赛克侬”(音)(蒙语:你好的意思),说明来意,才知道已偏离好几十公里快到二连浩特了,再往前走就到中蒙边境了,如果误闯国境,虽说免费出国旅游一趟,但引外交上的麻烦就糟了。
还有一次,去赛汉回来时,汽车突然坏了,停在半道上,到了晚上部队派上沿路寻找,终于晚上8:00才找到,一查看可能是化油器坏了,于是找来牧民带路,到赛汉城里买来化油器装上,还是发动不了,只好留下两个人看车,准备天亮后再派车将坏车拉回。第二天,太阳出来后找到车子,看到因为夜里天气寒冷正抱缩一团的两人。将坏车一打火,车子立马就发动了,你说邪不邪?气人不气人?
他乡遇故人
5月下旬,演练部队陆续到达基地,周边一座座军用帐篷搭起,冷寂的草原开始热闹起来。一场大雨过后,草原上也长出了青青的绿草。
6月份的一天,乘车外出办事,忽然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那不是89年一起参军的战友吗?新兵结束后,他就调到24军了。利用空余时间,我驾着北京212四处寻找。在一所帐篷前打听,“你找我们连长吗?他外出演习出了,晚上才能回来”,于是留下一张纸条走了。“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人”,整整10年后,同乡战友终于在草原相见,也算是一件喜事。再过了14年,就是2012年,他也从部队转业至姜堰安监局工作,战友才第二次重逢。
关于演练情况
关于演练情况,就不便多谈了,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演练中是真枪实弹的,一句话,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据美国演习统计,平时演习牺牲的人员,跟战时牺牲的人数差不多,甚至还要少。我在那段时间就出现人了人员的伤亡,实弹演练时,尽管外围加强警戒,但是还是有牧民闯入禁区,记得有一个牧民的小孩,拣到一枚哑弹,自己搬不动,用一根绳子绑住拖回,哑弹爆炸了,结果可想而知。
8月下旬,我调令下来,于是告别基地,到老部队办完手续,调入西安武警工程学院,再后来你晓得的,转业至法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