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能只靠媒体力量来解决
作者:朱玉军 发布时间:2012-08-21 浏览次数:1158
据河南《大河网》报道,2001年,河南省孟津县村民杨安乐将逾6万公斤玉米卖给当地粮管所,按当时价格计算共74694元。粮食卖给该所后,杨安乐只是收到了由该所开具的加盖公章的收购凭证,并称以后结算。后来,杨安乐每次去要粮款时,历任粮管所领导均称没钱或如果要钱就去找前任,这样一来,竟将欠款拖了11年之久。此事经媒体曝光后,该县粮食部门当天下午就给当事人杨安乐送去了现金。
这里令笔者不解的是为什么被拖欠了11年的卖粮款,经媒体曝光后,竟在当天就解决了。当地粮食部门办事效率之高,着实令人佩服,如若换在之前,那令人不仅的是佩服,而是感动和信任。但现在即便将钱给了卖粮人,多少让人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难道,我们在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时,非要等到媒体报道后而再来解决吗?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做法最好还是不要为之。
应该说,村民将收下来的粮食卖到粮食部门,而没有卖给小商小贩,是出于对粮食部门的信任,毕竟粮食部门是政府的一部分,而作为粮食部门也决不能将村民的信任视为可欺,采取一再放任的态度,你要你的,我管我的,不管你说破了嘴、磨破了脚、跑断了腿,该不给的还是不给,就这样一拖再拖,其结果只能是将政府的诚信拖低了、拖坏了直至拖没了,这种拿政府的诚信视儿戏的部门难道不该受到惩罚吗?
一直以来,我们倡导要建立诚信政府,要以政府的诚信取信于民,但在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极个别部门的负责人缺乏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将老百姓的软弱视为可欺,将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本部门谋取私利的工具,这种做法,实不可取,应予以摒弃。
所以说,认真履职应成为政府各级部门的不变坚守,作为执行国家权力的政府各级部门,应切实将老百姓的疾苦记在心里,将老百姓的难处放在心上,想为老百姓之所想,急为老百姓之所急,做为老百姓之所做,这样,你将老百姓放在了心底,老百姓就会将你高高地举起,依靠媒体力量来解决问题的做法就会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