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说,这自家树上长的梅子……就是口感好!”小荆放下一篮梅子,随手拿起一个塞进江苏省金坛市人民法院法官祁冻一的嘴里。“瞧你这孩子……跟你爸一样客气!”说着,祁冻一给小荆倒了一杯水,拉着他在坐下。看着小荆兴奋地谈着老荆的近况,祁冻一不禁思绪飘远……

 

2002年,祁冻一分到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自诉案子。小荆的养父老荆就是案子的原告。

 

老荆被同事老张失手“打”伤,单位给老荆先期垫付了部分医药费,在处理未果的情况下,劝退了二人。后来,老荆被鉴定为轻伤,他就一纸诉状将老张告上法庭,要求他不但赔偿经济损失,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祁冻一觉得此案矛盾尚有化解可能,打算到双方所在的谢桥村进行走访。

 

老张得知法官要来村里,知道老荆这回是“动真格”的,想想自己一把年纪,要是被弄进牢里去,太丢脸了。他赶紧跑到老荆家承诺自己会赔偿,请求他撤诉。老荆担心撤诉后老张变卦,说什么也不同意。

 

直到祁冻一踏进老荆家,正在争执的张荆二人这才安稳下来。最终,在祁冻一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当场握手言和。

 

再次见到老荆,是2004年他被关在看守所的那一回。祁冻一看着憔悴疲惫的老荆,知道再多的责备也于事无补,便关切地问道:“身体还顶得住吧?”一句话说得老荆顿时老泪横流。

 

原来,老荆自打上回赢了官司拿到一笔赔偿款,眼瞅着身体恢复得差不多,又向亲戚借了点,咬咬牙就买了辆手扶拖拉机。为降低成本,他没办任何手续,便驾驶这辆无号牌、无保险的“黑家伙”帮人跑起蔬菜水产运输。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送货途中,他竟将下夜班的贺某当场撞死。

 

事后,老荆主动投案自首,坦诚接受指控,不作任何辩解,但对64万元的附带民事诉讼,他无法接受。他说把他卖了也不值那么多钱。他说的确实是实话,事实上,他一贫如洗。

 

再说这贺家,举家从云南迁来打工,一家老小6口人吃用花销就指望贺某每月不过34千元的收入。现如今突然失去贺某,这一家人全然失去了生活来源。

 

祁冻一在案件交流会上将这件事作了汇报。“遇到这样的案子,确实让人难过。但是既然遇到了,人民法官,就应为民司法。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继续向前,走完最后一公里!”金坛法院院长周增伟鼓励她说。

 

于是,祁冻一找到村支书周国平家,她直奔主题,希望村支书能帮助处理这个案件。

 

周书记立即召集荆氏一族开会。可是不管他怎么说,就是没人吱声。在这段驻村的日子里,祁冻一早已摸透了他们的心思。她趁热打铁,积极表示自己将向有关方面申请刑事救助基金,为老荆能够获得被害人家属谅解、争取一个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作出努力。

 

众人被祁冻一的表态所感动。周书记把目光投向荆氏一族,斩钉截铁地说:“我去借十万块钱。”这下子,老荆的兄弟再也坐不下去了,各自领着“任务”回家去了。

 

5天后,老荆的大哥送来8万元,周书记则拿出借来的11万元。看到这种情况,祁冻一招呼书记员把贺某妻儿请进屋里……

 

贺母看到这些数额自然不太情愿,但一想到这阵子祁冻一忙前忙后,又送粮送油,又帮儿媳联系工作、解决几个孙子入学问题,也就从心里接受了现实,在儿媳与荆氏兄弟达成的协议上按了手印。法院最终对老荆作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的判决。

 

时间转眼到了2007年。老荆所在的村民小组被纳入了拆迁范围。面对拆迁公司提出的条件,老荆既想拿到拆迁补偿款还掉债务,又想住上新房。但眼前可供选择的房源都是大面积的,他还需另外补交16万元的差价。可是他拿不出这笔钱,心里又想让拆迁公司为自己降价,所以他就这么一直拖着,不签字。

 

2009年,好多业主搬进小区。老荆的房子正好堵住小区南门,业主们早出晚归都从北边一个门进进出出,实在不方便,对开发商意见很大,纷纷向有关部门投诉。拆迁公司也被迫多次登门与老荆协商,但终因分歧太大无果而终。

 

后来,不知是谁给拆迁公司的人出主意说请法院出面协调。在老荆的一再要求下,祁冻一又有了再次与他接触的机会。

 

祁冻一了解到老荆的真实想法后,在他家房前屋后来回踱步丈量,又联系拆迁公司、开发商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到村委会碰头。待众人发表完意见,祁冻一不紧不慢地拿出一张有关部门绘制的图纸,指着一处问道:“这儿,五六个平方米的茅厕怎么就没标识在上面……”

 

自觉理亏的拆迁公司当场承诺,只要荆家再掏出9万元钱就可以拿到一套比以前协商的还要大16个平方米的房子。

 

得到承诺,祁冻一又回到荆家这边来征求意见。面对祁冻一带来的这一喜讯,荆家人着实从心里高兴,但谁也不愿接9万元缺额的茬儿。祁法官知道,老荆一生未婚,无儿无女,他的兄弟们不帮忙,老荆的问题就解决不了。

 

正当大家沉默不语时,祁冻一对着荆家老大,突然提起当年他为规避计划生育政策、曾用老荆名义多生个儿子小荆、并把小荆过继给老荆的事情。

 

祁冻一知道小荆的经济也很困难。那一百多亩地的苗木生意,因为天气、竞争等因素,这几年确实亏损了不少,他账上确实没钱,但是他的活动力还是有的。于是,她就找到小荆。没想到小荆眼下正处于困境之中。当祁冻一得知小荆因违约延迟还款造成信用问题很难再到银行贷款时,就立刻尝试着帮小荆联系一家比较熟悉的小额贷款公司,解决了贷款问题。

 

9万元的亏缺终于解决了,可是拆迁后,老荆住哪儿?祁冻一就建议小荆暂时把老荆接到苗圃上去住,一来解决了老荆的住处问题,二来苗圃里也需要有个照应的人。小荆听后,就“硬”把老荆接了过去。

 

老荆很高兴,他拿到房产证后,把房子转手卖了68万元,还去40万元的债务,剩下的全交给小荆做生意。小荆给老荆存进银行10万元,又给他打了张18万元的欠条。老荆心里很是酸楚,心想,到底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啊!要是自己亲生的,他还会打欠条么?他什么也没说,收下欠条,转过脸过去,用衣袖轻轻擦拭眼角泪水。这一切正好被细心的小荆看在眼里。第二天,他带老荆去大医院彻底检查下身体。说了也怪了,自打从医院回来,老荆便像换了个人似的,精神一日好过一日。

 

2012年的夏天,气候异常的炎热。小荆的苗圃里热死了几棵名贵树木,小荆为此很难过。祁冻一听说后,当即把休息在家的农学院研究生小李推荐给小荆试试。

 

一天,小李看到工人把裁剪下来的美国紫薇小树枝扔掉,就告诉老荆这个是可以扦插的。老荆一听,便拿回些剪切扦插在地里,用塑料膜蒙上,没事就过去覆覆土、浇浇水、通通风。几天后,这扦插下去的小杈儿竟然出芽破土了。他索性每天就跟着工人后面,收集被裁剪下来的小树枝回来跟插秧似的,足足培育了有3分地那么大。

 

秘密很快被小荆发现了,他兴奋得差点跳起来。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小苗,再看看老荆那张刻满岁月痕迹的脸,小荆感慨万千。他一把抱住老荆,脱口说:“爸,谢谢您!”老荆眼睛红了,拍着小荆的肩膀说:“要感谢祁法官啊!没有她,哪有我们的今天啊?”

 

从此,小荆在营销上做了重大改变,他决定拿出一块地专门进行规模化育苗。2013年,仅这一块接到的订单就达280多万元。

 

后来,老荆就一直住在小荆的苗圃里。他在小荆的十亩梅树林里散养了几百只鸡。鸡在果园里窜上窜下捉虫子吃,这样一来,多了肥料,没了虫害,梅树长势特好。他看到梅子红了,就摘个下来尝尝,发觉很甜,就整天念叨要给祁冻一送一些尝尝。

 

201471,小荆带着老荆的嘱托来看望祁冻一,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祁法官,您可真是我和我爸的贵人啊!当初,要不是您,我爸怎么会住到我那儿?家里又哪来那么多的和气,还有这滚滚财气啊……哈哈……”听着小荆一口一声“我爸,我爸”的叫着,祁冻一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周增伟院长在评点祁冻一办理的案件时说:回顾金坛法院这些年开展驻村工作,法官“蹲点”一线,上门立案,巡回审理,化解纠纷,为群众降低诉讼成本,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指导服务等等措施,对照祁冻一办理的几个案件时,油然而生起两点感受: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诉讼服务措施的出台,能取得好口碑,关键在落实,关键在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群众需求为号角,真正做到了为民司法。二,要饮水思源,心里时刻装着百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我们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任何时候都不忘了自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要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谨慎地用好手中司法权,保持始终如一的服务热情,与群众心神交汇,最终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是啊,只有在心中装着百姓,让百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司法的温情,百姓才会在心里记住你,才会去信法,才会想到去学法和守法,社会也才会逐渐形成人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