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无锡讯:“知百姓冷暖,办为民实事”,这是南长法院近年来坚持的一项司法为民原则。南长法院秉持这一原则,努力延伸司法审判职能,有效拓展服务民生的工作平台,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一是走进社区。法庭积极贯彻落实“三项承诺”以来,采取了走出法庭,走进社区的方式,选择典型案件到社区进行现场调解,充分发挥社区了解当事人实际情况的优势,使法院和社区在调解民事纠纷中形成合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走进行政机关。行政庭积极建立和完善与辖区内市工商局、环保局、交通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劳动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行政机关的经常性沟通机制。通过授课培训、旁听庭审、座谈交流等形式帮助行政机关总结败诉原因,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

三是走进街道院每位党组成员与辖区六个街道实行稳控工作挂钩联系制度,分管领导与立案庭有关人员,随同区政法委、区稳定办、信访局、民政局、公安分局、建设局、区拆办等部门负责同志,深入街道现场办公,与当地党政一把手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分析,逐案过堂,研究对策。

四是走进企业。民二庭定期走访辖区内的银行、无锡威孚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倾听银企意见和建议,了解银企的法律需求,提供预警信息,提高银企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引导市场经营活动的规范化、法制化。

五是走进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经常深入学校上法制教育课,充分利用审判资源,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

六是走进家庭。对灾区原告为债权人的案件特事特办,突破先予执行程序严苛的审批手续,将为灾区原告在三小时内火速执行到的5万元先予执行款及法院自发捐助的1千元爱心款亲自送至原告家里。

七是走进看守所。刑庭法官逢年过节走进看守所,通过向少年犯赠送书籍、日用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帮教,鼓励其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争取早日回归社会,重塑人生。

八是走进福利院。南长法院了解到社会福利院孩子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缺失,为消除其感觉自身是受害者,不找工作,企图不劳而获的消极思想,刑庭走进福利院。将福利院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之一,利用寒暑假组织其中的青少年旁听开庭。

九是走进电视台。利用电视台受众面广、宣传影响大、百姓喜闻乐见的平台优势,做到专题重磅宣传和个案频繁宣传的有机结合。选择警示教育意义重大的栏目在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无锡电视台《庭审直击》上播出,平时经常性地联系地方媒体对百姓关注的反映民生的普法题材予以报道。

十是走进工地。刑庭配合新道交法的实施,选取文化程度比较低,平时较少机会系统地接受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教育的工地进行普法宣传,针对工程车造成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隐患,对农民工加强交通法规知识,文明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