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淮安讯:淮阴法院认真贯彻惩教结合、寓教于审的方针,以挽救失足青少年为少年工作方向,采取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两年来,该院共跟踪帮教失足少年136人,未发生一起重新犯罪的现象,今年该院正积极争创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该院把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方式,把学校作为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派业务能力强的法官到中小学校担任法制副校长,不定期到学校进行普法宣传,为学生举行法制讲座。同时选择一些可以公开开庭或有典型意义的案件,组织学生旁听,对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是开展庭前帮教。该院在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后,当即向其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发放未成年犯调查表,调查其基本情况、犯罪原因,从中了解未成年犯本人及其家庭情况、家庭管教情况、平时表现、犯罪原因等,找准帮教的切入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感化,使其认识所犯之罪的危害性,促其主动悔罪。

三是建立特殊课堂。该院建立未成年犯帮教课堂,进行判后延伸服务,及时通过未成年犯的家庭、学校、单位、社区或村委会等力量参与帮教,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进行面对面帮教,共同剖析未成年犯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教育,敦促其走上正道。今年清明节前,该院还组织多名少年犯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花篮,利用这一机会对未成年犯进行再次教育,收到了较好成效。

四是强调慎用刑罚。该院针对未成年犯尚处于成长时期,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易于接受教育,改造可能性大,重归正途的机会大的特点,尽量选择适用非监禁刑,达到教育感化的目的。对必须适用监禁刑的,也是积极做好未成年犯的思想工作,让其认罪并服从改造。同时,该院在结案后及时向未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未成年犯所在的学校发出司法建议,为其创造利于改过自新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