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断百姓烦恼事?大丰法院为民调解工作侧记
作者:董正远 发布时间:2008-04-17 浏览次数:650
本网盐城讯:世界麋鹿的故乡,江苏省大丰市人民法院情系麋乡,心系百姓。通过脚踏实地排解各式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纷争,为诉讼当事人解决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从中演绎出一个个情真意切的司法为民的动人故事。
一对夫妻的离婚诉讼
“法官,我丈夫殴打我,我无法生活了,我要和我男人离婚”。一位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中年妇女站在正埋头工作的南阳法庭庭长秦刚的面前说。随后,她倾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她在某镇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她与丈夫关系一直很好。可有一次,因为一条短信,她的丈夫却无端猜疑她有外遇。本来就脾气暴躁的他将她痛打一顿。她相信丈夫爱自己的,但她决不能容忍一个爱自己的却如此伤害自己。因此,她来到南阳法庭起诉要求与自己的丈夫离婚。
案件受理后,当日下午,承办法官赶到被告家,向被告送达诉状副本并对被告的暴力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开始被告百般抵赖,拒不认错,但在大量的事实面前,被告低下了头,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赶紧主动向原告赔礼道歉,最后这对夫妻恢复了秦晋之好。看着经调解和好的这对“冤家”,他迈着轻松的步子离开了,此时已经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了。
第二天一上班,原、被告带着喜烟、喜糖来到法庭,被告激动地说:秦庭长是我俩第二次结婚的介绍人,要不是你的循循善诱、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地做好调解工作,我俩说不定就离了,原告流着感激地泪说:我是来和解的。几个月后秦庭长回访这位当事人,两口子高兴地说我俩现在好着呢。
一起矛盾激化的相邻纠纷
小海镇某村有两户人家,因地势悬殊较大,中间有个
一位老人的赡养官司
今年元旦节后第一天,两位颤颤巍巍的白发老人,老爷爷瘸着腿,驼着背,右手拐着拐杖,左手在老太太的搀扶下来到了南阳法庭办公室。老太太从口袋里摸出一封皱巴巴的信,要交给承办赡养案件的法官。这是老人请人代写的一封感谢信。
老爷爷姓朱,今年85岁,老奶奶姓张,今年82岁。两位老人年老多病,生活难以自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当激化,此矛盾虽经过亲友和村干部的多次调解,也未能得到圆满解决。两位老人无奈之下只得将子女们告上法庭。为了尽早化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更为了两位老人能度过一个温暖、和睦的春节,他作为案件的承办人在收案当天,就顶风冒雪、不畏严寒,前往离法庭一百多里外的当事人所在村进行调解,不料有的被告不在家,该同志耐心的等待,一直等到下午所有的被告从外面回来。面对激动的矛盾双方,先缓解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然后采用亲情感化、情势融合、旧情重温、换位思考等多种方式进行调解,最终在耐心说服教育下,老人与子女们的情绪得以缓和,双方心里的疙瘩被解开,被告们同意赡养老人并当场达成调解协议,圆满解决了这起家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