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常州讯:近日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的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去年天宁区委、区政府两次来到天宁法院,为该院颁发了“服务大局贡献奖”和“司法大调解化解社会矛盾贡献奖”。在地方政府一年两授贡献奖的背后,我们了解到该院为一方稳定、发展、和谐依法开展审执工作所做的一切……。

案件审理有创新

    该院在审理案件时不就案办案,不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深入推进做好诉调对接工作,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去年他们相继在劳动争议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等领域进行了诉调对接工作的有益探索,在辖区6个街道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在区妇联、公安天宁交巡警大队设立巡回审理点,在法院设立特邀调解员办公室,构建了“六站、两点、一室”诉调对接工作网络,与相关部门调解各类民商事案件和纠纷500多件(起),举办调解培训班6期,指导调解组织调解个案61件。天宁区个体工商户洪月烽深有感触地告诉我们,因为生意周转,他欠邻居的钱没能按时还上,当邻居把他告上法庭时,是法院和街道的同志从中调解做工作,使邻居同意延长还款时间,解决了他资金周转上的困难。

金融、保险、医疗纠纷和行政诉讼案件是近年来法院不断增加的热点难点案件,该院地处中心城区,这类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他们不断探索审理这些案件的方式方法,去年妥善审理此类案件526件。在这些案件的审理中,他们针对金融、保险、医疗纠纷和行政诉讼案件专业性强的特点,挑选经验丰富的审判员组成固定的合议庭精心审理此类案件,实现审判组织的专业化。另外还选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民陪审员介入这些案件的审理,于庭前、庭中、庭后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支持。为确保把此类案件办成铁案,该院分别成立了4个专业咨询委员会,聘请金融、保险、医疗机构和法律界的专家分别担任各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请他们对案件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问题作出权威性的解释,真正使审判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案件执行有新招

该院审理这些案件还注意结合审判实际,完善司法建议机制。他们定期走访金融、保险、医疗机构和行政机关,对审理、执行中发现其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预防对策和司法建议。去年该院向上述四类机构、机关发出司法建议38件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天宁法院地处经济较发达地区,执行案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逐渐增多。该院注重理念创新,尝试新的执行方法,不仅受到社会的好评,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去年该院受理了这样一起强制执行案件:高某的丈夫拖欠朋友26万元后出逃失踪,被朋友告上法庭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于丈夫2年多杳无音信,下岗的高某只能依靠打零工与患病就学的女儿相依为命,家中生活十分困难,水、电、电话、煤气都因欠费被停了,孩子两年多看病、读书的费用都是社区、邻居捐助的,根本无力偿还这26万元欠款。

法院了解情况后,经过审委会的充分研究,一致同意在依法执行的前提下,实施人性化操作,在保障被执行人基本生存权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以大房换小房”执行方式来化解案件纠纷。执行法官经过多方协调,争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决定将高某的房屋进行拍卖,房屋拍卖所得款扣除26万元欠款后,余下的钱为高某购买一套小户型的房子以保证母女居住。同时强调必须在保证高某母女搬进小户型房子后,再对目前居住的房屋进行交接。

经过执行法官周密细致的工作,申请执行人很快拿到了欠款。而高某也感激地对法官说道:“你们不仅帮我了却了多年萦绕在心头的一桩心事,还忙前忙后帮我细心周到地安排好房子,让我和女儿依旧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让“官司好打钱难要”的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该院还在辖区内各街道、社区、部门、行业协会等建立了55个协助执行工作小组,并在各街道专设协助执行工作联络员,聘请街道、社区志愿者担任协助执行工作信息员,形成了大协调的和谐执行机制。该院还不定期召开执行大会,在当地媒体上刊登公告,限制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老赖”进行高消费,有效地执结了一批“骨头”案。

为政府排忧解难

改制企业遗留问题案件的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去年该院受理的4件涉及区、乡属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的案件全部妥善审理完毕,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收回土地97.2亩,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依法保障了改制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钝化了社会矛盾,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该院受理的这些案件,原告均为代表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管理者或所有者的区政府(区财政局)和村民委员会,被告均为改制后的企业。为依法办好这些案件,该院院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精干力量组成的专业审判组。针对企业改制材料涉及面广、规章制度较多特点,办案人员从工商、财税、土地管理、劳动保障等各环节入手,收集原始资料,走访原经办人摸清改制企业的沿革、改制时的财产状况,理清涉案改制企业的来龙去脉,做到把准脉搏,对症下药。根据整理出来的材料,他们会同工商、国土、司法、财税等职能部门,进行专案讨论,认真剖析,从企业改制的程序与效力、产权界定、当时法律、政策的相关规定等方面入手,理清改制企业存在的问题,对暴露出来的改制企业主要负责人可能涉及违法、违纪的情况,商请检察院、纪检监察部门进行排查。对于涉及土地征用或房屋拆迁的案件(土地性质由集体变为国有后,这些企业未如实说明巨额补偿财产的归属情况,而是全部收入自己囊中),该院会同财政、土管、拆迁公司、改制企业等联合办公,对照改制公文及当时的法律、政策,分清科目,理清产权归属,逐笔核算,做到账目清晰,使企业心服口服。

在办案中该院注意兼顾企业的生存、发展、产业调整的需要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审理中不搞一刀切。如常州某棉织厂由于市场影响,纺织行业的不景气,企业发展遇到资金不足等困难,该院一方面明确国家、企业的各自权利,同时也照顾企业困难,使应返还政府的补偿款分批分期进行,以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

为群众争取利益

为依法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该院在传统节日到来和开学之前,注重为弱视群体开辟审执绿色通道,要求审、执部门把“拖欠劳务、民工工资案件”、“赡养抚育案件”、“矛盾大、易激化案件”进行清理后,集中时间和精力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构建和谐社会。让那些“官司在身”的工人、农民、孩子、老人过好节日。

这些案件在审执过程中,该院注意分析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尔后根据每个法官的办案“特长”,把案件进行分配,要求审判部门法官在审理案件的前中后期把调解贯穿其中,速调或速判。执行部门法官必须克服任何困难,穷尽一切方法和手段执结案件。

工作中,该院法官们不顾严寒酷暑,上门、到工地、到企业,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做当事人双方工作。有的前往外省市寻找当事人。有的多个寒夜在室外守候当事人,克服种种困难将这些案件审结和执结。

去年该院利用“绿色通道”审执结这类案件76件,为21名学生开学前及时送去了学费和抚养费。去年年底,当河南、江西、安徽、山东的100多名外来打工人员,高兴地到该院领取法官为他们执行到的常州某倒闭企业欠他们的工资款,并得知法官由于连续多日为他们加班办案已感冒挂水多天,而且还坚守岗位为他们兑付工资时,很是感动。于是纷纷上街买来了水果等营养品,但被法官婉言谢绝。该院领导告诉我们,他们为弱势群体开辟的审执绿色通到今后将一如既往为民服务。我们还了解到,该院为确保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去年对211件案件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