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南通讯:海门法院今年一季度受理青少年犯罪案件24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9.4%。其中,16岁以下11人,16岁至1857人,18251828人,涉案罪名主要包括盗窃、寻衅滋事、抢劫、诈骗、聚众斗殴等,无在校学生犯罪案件。

今年年初,海门市人民法院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局出发,针对辖区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四化”工作举措,着力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一是预防教育“主动化”。选派优秀法官担任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通过定期开设法制讲座、组织旁听庭审、举办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强化青少年法律意识;二是审判方式“人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案件,坚持“寓教于审”的方针,选取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做到融情于法,以人文关怀感化青少年被告人;三是适用处罚“轻刑化”。对青少年犯罪案件,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量刑时,本着感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精心选择对其改造最为有利的刑种、刑期,在法定范围内从轻处罚;四是跟踪帮教“一体化”。对适用缓刑、管制的未成年人,发挥社区矫正组织作用,指定专人结对帮扶跟踪帮教。对判处实刑的未成年人,定期进行回访,勉励他们认真改造、早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