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无锡讯:无锡惠山法院阳山法庭以审判业务新大楼落成启用为契机,及时转变工作理念,科学整合审判资源,把加强法庭建设作为延伸司法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好上级法院部署的“三项承诺”活动,全面提升法庭建设“软实力”,着力打造一个“功能多元化、服务综合化、管理规范化”的一流法庭。

一是降低诉讼“高门槛”。针对农村群众法律知识缺乏、诉讼能力不高、交通不便、经济困难等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各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设立了“公告栏”、“宣传栏”加强和深化对群众的普法工作;认真抓好窗口建设,在法庭立案窗口将“诉讼须知”、“举证须知”等内容上墙,搞好诉讼指导服务;继续广泛推行《法庭法律咨询服务联系证》制度,方便辖区群众来庭诉讼;推行电话立案、提前半小时上班、预约开庭、假日法庭等措施,为群众诉讼提供更多便利;对符合条件的弱势群体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帮助农村群众切实解决好“打官司难”问题。

二是搭建便民“新网络”。在工作实践中注重把司法人文关怀落到实处,把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普通群众身边,搭建“庭、点、员”三位一体的便民诉讼网络:积极推行“一步到庭”简易速裁模式,对一些简单案件实行当场立案、及时审理、即时执行,既快又好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针对新法庭搬迁后阳山、陆区等地群众到法庭路途较远的客观情况,在老法庭原址设立巡回审判点,定期安排法官到巡回点开庭办案;改变以往法庭法官“坐堂办案”的传统模式,鼓励法官携卷下乡,进村入户,深入田间、村头办案,以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为民排难解忧。

三是化解纠纷“多元化”。依托法庭贴近群众的前沿优势,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慎重稳妥地处理好各类纠纷,积极求取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工作中全面落实“三注重”原则:注重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和推行以联合调解、特邀调解、委托调解为主的多元化、社会化调解工作机制,聚集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方式,做足做好调解工作;注重巧借外力,主动争取辖区乡镇党委政府、综治办、司法所、民调组织等基层组织的支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化解疑难复杂案件和矛盾易激化案件;注重延伸服务,积极开展好立案调解、判后释疑、法制宣传等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尽力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全力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四是内外联动“巧执行”。针对基层法庭执行工作实际,积极完善内外联动的执行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依托外部机制”和“深挖内部潜力”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一方面,以去年建立的“基层协助执行网络”为依托,在区、镇、村三级基层协助执行员的支持配合下,  更加高效务实地开展执行工作,着力破解当前涉农纠纷中执行案件当事人难找、财产难寻、难执等问题;另一方面,以完善内部管理为抓手,狠抓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创新创优工作方式,加大执行力度,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