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仓法院“统分结合”推进青少年维权工作新进步
作者:罗震 发布时间:2008-03-26 浏览次数:566
本网苏州讯:太仓法院在上级法院的领导下,结合地方优势,以争创省级“青少年维权岗”为目标,推行“统分结合”的工作方针,提高青少年维权工作的水平。
第一,统而有力,扩大青少年维权工作声势。由院长亲自牵头,各部门负责人亲手落实,整合各庭室骨干力量,变“各自为战”为“统一会战”,形成维权工作合力。1、立足审判工作基点,统筹审判方法。专门制定了分解到个案的跟踪程序,将涉少案件的立案、审判、执行,到审判监督、回访、反馈作为一个整体,庭室之间实行案件适时交流和资料共享,构建青少年维权工作链,防止审执工作中出现盲区。2、联合活动,扩大宣传教育力度。由几个庭室的精英骨干人员联合,着眼“事先维权”,将加大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师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工作重点,上门进行法律授课、指导开展法律教育主题班会,充分利用学校的家长会、家长学校活动,通过学校平台进行普法教育。
第二,分而有序,注重青少年维权工作实效。把青少年维权工作任务分配落实到庭室和个人,细致分工,密切协作,提高维权工作的整体效力。1、分解要求,分工到庭。立案庭开辟涉少案件绿色窗口,强化诉讼指导工作。刑事审判庭进一步加大“心理辅导员”机制效用,推进对少年犯的“感化、教育、挽救”工作。民事审判庭继续推行“致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班主任一封信”做法,对离婚案件中的青少年权益予以特别关注。行政审判庭加强同妇联、关工委等行政机关的协调联系,凝聚各界力量推进维权工作。审判监督庭强化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人民法庭发挥基层优势,与辖区内学校推行“院校共建”活动,设立青少年维权基地。2、分工到人,推广“一对一帮教”做法。选择业务能力强,并掌握一定心理学、教育学的法官,与未成年被告人结成“一对一”的帮教对子。帮教法官参与帮教对象案件审理和案后回访的全过程,以书信、电话、上门等方式保持联系,并向帮教对象所在村舍、学校、家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情况,及时调整帮教方法,使帮教工作效果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