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向管理要质量效率
作者:赵淑雯 发布时间:2008-03-21 浏览次数:571
本网苏州讯:今年的三月比往年都要暖和,院门口的几排柳树已经开始抽新芽了,苏州工业园区法院院长石水根坐在窗边的办公桌前,放在他面前的是一份《2004-2007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四年案件质量效率指标分析报告》,他的目光掠过一组数据,院审判人员人均结案数: 2005年182.1件,2006年183.1件,2007年189.38件。对于这组应当令人满意的数字,他没有多做停留,而是提起笔,在另一组数据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星号:2004年我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496件,2005年达2930件,2006年达4094件,2007年达4644件,平均年增长率49.67%。
四年前,同样是柳树开始抽芽的三月,苏州工业园区法院挂牌建院,那时候石水根的桌上没有报告,只有一张白纸,他面对的是来势汹汹的案件量和手上为数不多的审判人员。这位年轻的院长在这张白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案多人少,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从那一刻开始,园区法院就走上了创新法院科学管理,实现优质快速办案的道路。四年过去了,通过科学化管理,解决案多人少的探索初显成效,从数据看2007年园区法院结收案比达101.15%,院人均结案数达103.82件,法官人均结案数达189.38件,当庭结案率达89.2%;从各种工作成绩看,先后获得省级优秀维权岗、省级文明单位、省文明法院、全省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07年,更是实现了重大突破,法院整体工作位居全市两级法院第一,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被授予“全省优秀法院”荣誉称号的法院。这四年,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的路是走对了。
园区法院党组一开始就清醒的认识到,这简单的“管理”二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法院的管理应当有别于普通行政机关的管理,它必须符合审判工作规律,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因此法院工作的管理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也不是单纯的案件管理。全面的、科学的法院管理包括:队伍建设管理、审判工作管理以及法院综合工作管理。
一支精英队伍是动力
自建院以来“以人为本”就成了园区法院培养审判人员的理念;职业化、精英化、年轻化成为了园区法院审判队伍的长期目标。目前,全院平均年龄32岁,法官平均年龄34岁。这个年龄段的法官基本具备了在学历上收过专业的法律、法学高等教育,在办案经验上经过了几年的磨练,而同时又具备了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工作热情。因此,这样一支具有良好基础的审判队伍是极具战斗力的。目前全院本科以上学历比达93.33%,硕士学历比例为57.8%。目前还有6人正在攻读在职研究生,如果加上在读研究生,园区法院的硕士学历比例将达到71.11%。
良好的基础是打造精英队伍的前提,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司法能力是精英队伍的永动力。法官业绩考评委员王庭长的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法庭内的庭审画面,他仔细听着法庭内法官的陈述,手中的笔在庭审考评表上飞快的记录着。科技法庭的建立使庭审考评随时都可以进行,不定期的考评是为提高法官驾驭庭审的能力,诉讼调解能力提供建议的良好平台。不仅如此,为了打造精英的审判队伍,园区法院完善了由法律文书评比、庭审考评、案件质量评查、业绩考核等一系列措施组成的,旨在提高法官业务素质的队伍管理体系。通过这些措施,法官的适用法律能力、驾驭庭审能力、诉讼调解能力和裁判说理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使精英队伍成为名副其实的能办多案、办快案、办好案的队伍。
一套科学的审判管理制度是基础
2007年底,园区法院的办公大楼悄然多了一块牌子:审判管理办公室。虽然审管办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审判管理工作从建院那一天开始就没有放松过。2007年,在园区党工委、组织人事局的支持下,审判管理办公室编制获批,并配置人员,这无疑对园区法院进一步加强审判管理的优势打了一剂强心针。
四年来,审判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决策辅助工作,同时作为一项包括决策推动,督查、评估、矫正等环节在内的决策执行工作,在提升审判质量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案件质量方面,园区法院强化了“责任制”,实施了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分类归责”制度,明确了法官、法官助理/助手、书记员等主体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将案件评查中的问题具体分类,在确定责任和确定案件问题的基础上,推行责任到人;在案件审理流程方面,强化流程和监督同位进行,严格控制审限,严格实施规范化手续制度;在监控审判运行态势方面,强化审判管理数据调研,对往年质量指标中的弱项指标组织专门的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对策,进行改进。如2006年园区法院的“四项未结案率”达50%,基层法院的平均数则为27%,针对这根软肋,2007年对未结案进行了专门调研并采取措施进行专项整治,这一年四项未结率仅6.56%,四项未结案数比2006年下降了26.09%,18个以上未结案件为零。
一个高效的综合管理体系是保障
九个人的大办公室承担了政工、纪检、人事、财务、宣传调研、司法鉴定、信息管理、后勤管理等职能,这在其它法院是不多见的,而就是这样一个高效的综合管理体系,2007年考核中,政治处、办公室、研究室、司法鉴定的工作在全市排名均在前五。
综合管理是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审判工作得以高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方面,园区法院从提高保障能力出发,坚持以制度化管理为切入点,实行“综合监管”,以规范化运作为目标,制定完善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物资发放、餐厅管理等一整套行政管理规范,做到了事无巨细、有章可循,保证了装备、设施、经费管得好、用得好。在信息管理方面,搭建了内部网络共享平台和网络信息安全平台,局域网突出建立符合审判管理实际的网络系统;法院网站设立了审务公开、信息宣传、规章制度等板块,及时反映整个法院的动态;同时,依托互联网建设了以青少年维权为主要特色的网站,为本院青少年维权搭建高科技平台。作风建设管理方面,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法官与律师之间的关系,开展廉政教育图片展和廉政文化大讨论,在全院打造公正司法、廉洁执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