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夕照”是著名的震泽八景之一。清人有诗云:孤塔插晴空,突兀绝依附。片云自西来,与塔相回互。十里暗苍茫,遥望成烟雾。溟?饔坝?沉,野田空日暮。历朝历代,有无数诗人赞美吟咏过这座古寺,只要是游历过古寺的人,无不被它的优雅和古朴所倾倒,至今,慈云禅寺仍然是震泽的一座标志性的建筑。

只要一走进古镇震泽,就会看到一座黄色的六层宝塔矗立在镇东的禹迹桥畔,远远望去,飞檐峭壁掩映在晨光夕照之中。黄墙黑瓦下的慈云禅寺,静静依偎在?E塘河边,山门正对着禹迹桥。远远的,仿佛有晨钟暮鼓梵音阵阵随风飘送。

“慈云夕照”和“禹迹古桥”同为震泽八景,两景互相依偎,相映成趣。站在高高的禹迹桥上,可以望得到慈云禅寺的全景,寺内巍峨的大雄宝殿,旖旎的慈云古塔,飞檐峭壁,黄墙绿瓦,掩映在一片古木葱茏之中。无论是艳阳高照的白天还是月夜清辉的夜晚,荻塘河边的塔身桥影,那种相映成辉的古趣盎然,都会让人流连忘返。

慈云禅寺的历史,要远溯到700余年前的宋咸淳年间(12601274),慈云寺原名广济寺,后来因寺中建起了一座慈云塔,寺遂因塔而更名。

 “慈云”是一个女子的名字,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个凄婉的传说,一说是三国时,孙权将孙夫人尚香诓骗回东吴之后,孙夫人因思念夫君却终不得见,无奈之下,国太下令建此塔,让她登塔西望,寄托绵绵思夫之情,因此,那时的此塔名为“望夫塔”。

到了北宋时,宋徽宗的女儿慈云公主避难震泽,重修此塔,遥望北方,期盼父皇早日南归,此塔遂更名为慈云塔。

一座历经前年的古塔,因为两个女人的两段凄婉的牵挂而得名。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让人觉得扼腕和叹息。可以说,震泽是以慈云禅寺,和座落在慈云禅寺中的这座名为“慈云”的宝塔而闻名的。

慈云禅寺经历了700多年的世事沧桑,兵荒马乱,寺庙多次被毁,但屡毁屡建,善男信女的礼佛之心,是兵火所不能更改和毁灭的。

1997年,当地政府为了弘扬宗教文化,完美名胜古迹,开始恢复禅寺屋宇,重建大雄宝殿,经过整整9年的修缮和重建,2005年,慈云禅寺以全新的面貌开始迎接游客和善男信女的烧香祈福。

如今的慈云禅寺,早已修缮一新。现在有地藏殿、财神殿、药师殿、三圣殿等建筑。大雄宝殿前的洗钵池内,塑有一尊汉白玉的观世音菩萨,池中莲花朵朵盛开,恍如观音菩萨踏莲花而来。

微风吹过,慈云塔檐下铁马铮铮,对面大雄宝殿里梵音阵阵,顿觉心旷神怡,烦恼尽消。登塔远眺,震泽美景尽收眼底。无论是初到此地的游人,还是重返故地的游子,到震泽,都必定要游慈云禅寺。一踏进古寺,凡尘俗事顿时成了过往云烟,心情,会觉得宁静和安然,脚步,会变得轻松和惬意。

这,就是古镇的味道,这,就是震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