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镇江讯:今年九旬的老人孔某原本生活在扬中市某福利院内,靠着自己的退休金安享晚年。由于年迈多病,孔某微薄的退休金在除去日常的生活开支后难以满足看病就医的需求。于是孔某向二个儿子提出了支付抚养费的要求,而孔某两子均不予理睬。无奈之下,孔某将其两子告上法庭,要求其履行相应的赡养义务。

本来这是一起简单赡养案件,而庭审的过程却异常复杂。孔某年老耳背严重,几近全聋且思维混乱,说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甚至在激烈的法庭辩论中还打起瞌睡,发出了轻微的鼾声。而两被告对孔老的赡养问题消极应对,互相推脱。长子孔甲已年过六旬,其态度强硬而冷漠,称其有病在身,经济状况一般,自身尚难保,不同意将老人接回家中照料或支付赡养费。而次子孔乙则表示自己尚有智障孩子要照顾,妻子又体弱多病,无力再照顾父亲,仅同意支付部分赡养费。看到一家人竟以这种方式见面,承办该案的包法官不禁为之动容。

休庭时,包法官对孔甲和孔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和他们进行了思想上的沟通,找到了家庭矛盾的症结所在。原来几十年来兄弟俩存在一些误会,孔甲认为孔某偏爱孔乙,对其有失公允。而孔乙则认为孔甲在经济上得到的实惠较多,就该多尽赡养义务。

包法官在找到问题的症结后遂对孔甲和孔乙的不妥行为进行了批评和教育,指出尊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值得社会弘扬的精神财富。亲情重于泰山,血浓于水,乌鸦尚知反哺,儿女自当尽孝。经过长达两个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两兄弟终于解开了压抑在心中多年的心结,孔甲爽快的表态,愿意将父亲从某福利院接回家中照料,而孔乙也主动表示愿在经济上多出点力。

最终,该案得到了妥善的调解,九旬老人孔某晚年生活有了着落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