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法院前洲法庭“五均衡”理念力促审判质效新提高
作者:徐琳 钦骏 发布时间:2008-03-19 浏览次数:780
本网无锡讯:无锡惠山法院前洲法庭深入贯彻全院“审判管理年”工作要求,结合基层法庭案件特点,突破以往“多办案、快办案”简单要求,在民商事审判中积极倡导更加科学务实的“五均衡”办案理念,全面推动法庭审判质效新提高。
一是案件审理时间力求分布均衡。深入分析法庭前几年收案情况的周期性增减规律,提出合理分布办案时间的工作要求,针对上半年收案相对较少的情况,要求审判人员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想尽办法,用足措施清理手中的老案、积案和疑难复杂案,针对下半年收案数明显增长的趋势,则要求审判人员全力以赴审结新收案件,切实避免“时松时紧”现象,最大限度地缩短案件审理周期。
二是案件分配实现难易搭配均衡。结合法庭案件多样化特点,改变简单强调由某一法官专事审理某一类案件的办案思路,由庭长在分案时,先对新案的案由、证据材料、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审查,然后有所选择的将不同类型的简易案件或复杂案件均衡分配至各办案法官,做到办案法官手中案件难易搭配均衡,合理使用好法庭每一份办案力量,最大程度挖掘办案潜力。
三是案件质效强调数量质量均衡。积极探索破解案多人少矛盾的新思路、新举措,引导审判人员不断更新审判管理理念,努力将办案压力转变为动力,实现从单纯追求办案数量向高度重视办案质量转变,对每一个案件,特别是疑难复杂案件强调从细入手,从严把关,真正实现数量与质量均衡,公正与高效并重。
四是办案效果突出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均衡。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扎根基层,贴近基层的地域优势,依托辖区内基层司法所、调解委员会,妇联等基层组织,以深化诉调对接机制为载体,始终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工作原则,结合辖区人文环境、现实状况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开展调解工作,不断提高案件调撤率,努力实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均衡,真正满足基层群众化解纠纷、寻求和谐的最终诉求。
五是法官自身素质培养与业务能力提升实现均衡。建立健全定期业务培训、重大疑难案件商讨、办案心得交流等多项制度,不断营造法庭文化氛围,使干警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齐头并进,法学理论素养、调解水平、业务能力等各项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均衡发展,真正成为集审判员、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于一身的司法多面手,打造一支业务娴熟,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审判队伍,为推动人民法庭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