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镇江讯:近日,句容法院妥善执结一起交通事故案,不仅为仍处在昏迷中的伤者吴某讨回了公道,更有效地将一起可能发生的信访事件消弭在萌芽状态,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20071015,十七大开幕之日。一大早,句容法院大门就被一张横放着的担架床堵住了。绑在床头的一根竹杆上挂着的输液瓶,让围观的人们很容易就能猜到,担架床上被捂得严严实实的是个病人。这一状况的出现,让句容法院坚持了多年的周一升旗仪式未能正常举行。该院领导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了解情况。

据了解,被抬到法院门口的病人是句容法院2006年受理的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中的伤者吴某,系安徽芜湖农民。该案于20071月审结,判处肇事司机徐某赔偿因车祸成为植物人的吴某各项费用共计50余万元,肇事车辆挂靠单位无锡某运输公司对赔偿款项承担连带责任。但判决生效后吴某一直没有拿到赔偿款,而高昂的医药费并不是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所能支付的,20072月,吴某的父亲向句容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法官经调查得知,肇事司机徐某与其妻两人每月工资加起来仅两千余元钱,要赡养父母并抚养三个女儿,除去生活开支外,基本没有积余。车祸发生后,他为吴某支付了4万余元的医药费,这已经是倾其所有了,剩下50余万的赔偿对他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他的车辆所挂靠的无锡某运输公司规模小,且经营不佳,在银行没有存款,经营场地及办公场所都是租赁房屋,其名下车辆都是挂靠车,流动性大,查扣和处分的难度很大。这些情况给该案件的执行造成了不小的障碍。执行法官们没有气馁,一方面请求无锡市交警支队协助,对该运输公司名下车辆一经发现,立即扣留、查封,另一方面积极查找其他执行线索。由于该运输公司名下挂靠车辆实际查封难度大,车辆所有人对立情绪强烈等诸多因素,一直到10月,该案件始终没有大的进展。几经转院治疗的伤者吴某也终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导致院方拒绝后期治疗而从南京某医院出院,其家人在焦急中情绪异常激动,直接用担架床将昏迷中的吴某抬到了法院门口,同时带来新闻媒体,声称若不能解决赔偿款问题就到相关部门上访。

句容法院领导亲自出面,对吴某家人进行劝说,安抚其激动情绪,但其家人态度坚决,将其置放在法院门口后全部返回芜湖。法院考虑到吴某的实际困难,积极与当地医院联系,将吴某安排到句容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执行局继续加大执行力度,查找可供执行的线索,力求尽快将此案妥善执结。

功夫不负有心人,案件的执行终于出现了转机。执行法官了解到,被告之一无锡某运输公司原出资人王某在注册该公司后曾将50万元注册资金抽逃。这一情况无疑给该案的执行带来了突破口。执行法官立刻采取行动,一方面与当地公安局、派出所联系,对居无定所的王某进行布控,一经发现立即拘留;另一方面向无锡市工商局反映了该运输公司股东违法抽逃出资的事实,建议对该公司进行处罚。双管齐下,成效明显。今年2月,王某迫于压力主动与该案承办法官联系,要求协商处理此事。经过多次沟通协调,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王某向吴某如数支付了赔偿款。据了解,目前吴某已收到赔偿款,并被其家人接回芜湖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