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连云港讯:去年以来,连云港市新浦区法院坚持立足管理做文章,通过强抓“七项管理”,打造“七种形象”,全面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升队伍素质、增强司法效果。在年初市中院业绩考评通报中,该院审判执行综合业绩排名居全市第一。

强抓文化管理,着力打造开拓创新型法院。一是找准思想导航仪,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指导,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明确工作方向。二是找准工作定位仪,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升队伍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坚持服务大局,弘扬公平正义,落实司法为民。三是找准效果扫描仪。以人民满不满意、案件息不息诉、社会稳不稳定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案件效果,追求案结事了。

强抓审判管理,着力打造公正高效型法院。强化事后监督评查,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引导干警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是强化庭长管理职责,合理分解管理责任,形成院长?庭长?法官分级负责、分管领导?业务部门?审管办齐抓共管、立?审?执?评各环节共同参与的审判管理工作格局,让审判管理真正成为审判工作运行指南和整改依据。二是量化管理指标,明确结案底数、评查基数,促进干警科学安排时间,让宏观要求与微观调整有机结合,建立起工作运转长效机制。三是强化管理对审判业务的监控力度,健全案件评查、态势分析、业绩考评与意见反馈机制,完善程序、庭审、效率、文书要求,力抓整改,促进公正、高效司法目标的有效落实。

强抓作风管理,着力打造科学规范型法院。一是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突出纪律观念,修订、落实各项考勤管理规定和日常接待工作制度,通过领导随机巡视、抽查和事后处罚,严格执法纪律,强化纪律约束,实现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培养干警自觉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二是以人大联络工作为助推力,自觉接受监督,改进法院工作作风。三是以信访投诉、申诉复查以及案件再审为突破口,客观直面问题,严格责任追究,扩展教育影响,切实做到规范司法、文明司法。

强抓形象管理,着力打造为民务实型法院。加强硬件改造,改造接待室、调解室、审判庭等,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加强科技法庭建设,提高工作科技含量,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实施便捷立案,设立专业导诉员,固定专门诉讼导引台,强化诉讼引导,亮化窗口形象。增聘辅警站岗值班,在规范法院形象的同时,及时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有效稳控案件矛盾。用和谐有序的法院人文环境平和当事人的诉讼心态,提高司法认同感,维护司法权威。

强抓廉政管理,着力打造清正廉洁型法院。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管理方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加强教育,坚持专项教育与常规教育、典型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引导干警自我约束、慎独慎微、廉洁自律。二是完善制度,制定法官与律师业外行为约束制度,建立律师名册和与律师关系自行申报制度,严格执行廉政谈话、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架起防腐隔离带。三是加强监督。完善社会监督网络,采取走访街道、社区,回访案件当事人,召集律师座谈等形式,多途径了解干警廉政动态,明确领导管理责任,加强防范工作;加大司法腐败行为惩治力度,及时纠偏清源,力求防微杜渐。建立自律、防范、惩治、保障全程廉政监督管理机制。

强抓行政管理,着力打造团结上进型法院。一是坚持阶梯式管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明确中层干部要求,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区分不同对象,结合不同职责,提要求,定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管理机制。二是坚持分类式管理,根据在编干警、速录员、临时人员等不同分类,结合不同工作特点,因人而异,全方位多层次实施管理。三是坚持人性化管理。完善硬件配备,租建食堂,改建车棚,改造水房,建立学习专项基金,组织办案能手外出考察,干警生病住院领导亲自探望慰问等。实现公正待人,应才用人,感情留人,增强内部向心力和凝聚力。

强抓政务管理,着力打造运转协调型法院。深化内部职权改革,突出审判执行工作中心,合理调设后勤职能,科学划分内部权力结构,合理配置,明确职责,减少内耗,提高效率。优化综合部门内部权责分工,畅通政令落实渠道,建立协调有序的司法政务机制,提高物质装备建设水平和保障能力。凸显司法技术辅助服务职能,明确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服务宗旨,协调配合审判执行工作,优化整体服务效能。

全方位的管理发挥出实践性成效,去年,该院结收案比、调解率大幅提升,案件平均审理天数、未结案件数、上诉率均呈下降趋势。在去年有效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局面进一步好转。1-2月份,共结案752件,同比上升了21.68%,民商事案件调解率55.08%,同比上升了7.71个百分点;上诉率则下降了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