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睢宁法院党组一班人认为:审判、执行行为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司法不便民等是造成当事人信访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深化审判公开制度,规范审判执行行为,将法官的审判、执行行为彻底置于“阳光”之下,是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信访的关键。为此,睢宁法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一是加大参审、陪审力度。睢宁法院积极使用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每位人民陪审员每年至少参加审理1件案件;开展巡回审判,该院民一庭、民二庭到社区,人民法庭到农村巡回开庭,每年不得少于一次;通过组织旁听和随机旁听两种形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参与执行,在庭审或前,要向庭审代表发放评议意见表,庭审或执行结束后,代表填写评议意见表,由院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和反馈工作。2007年度,该院审执结各类案件5841件,人民陪审员参审701件,参审率12%;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参与执行案件166件,581人次。

二是加大媒体参与力度。为进一步深化审判公开机制,该院创新审判公开方式,对于典型案件、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件,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对案件的审理和执行过程进行全程报道和宣传。如:2007年,睢宁法院审理了一起抚养权纠纷案件,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栏目、上海东方卫视、徐州电视台《社会大观》栏目派出记者全程跟踪采访,并制作专题节目;《人民法院报》、《江苏法制报》也都对此案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三是加大规范法官行为力度。睢宁法院始终严格落实《法官行为规范》、《庭审行为规范》和《文明用语规范》及“六条禁令”等规范法官审判行为的规定,全面规范法官行为,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约束业内外活动,有效防止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猜疑。同时,通过案件流程管理机制,对案件的立、审、执各环节跟踪管理,通过开展调解竞赛、执行竞赛、庭审观摩竞赛、法律文书评比等活动调动法官的工作主动性、激发潜能,全面提升司法能力。

四是加大司法为民措施实施力度。司法为民、司法便民措施到位也是减少和消除信访的主要方面。多年来,该院始终坚持对当事人的诉讼指导与告知,实行诉前指导,实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巡回审判等司法便民、利民措施。立案庭、人民法庭均配备了专门的大屏幕,循环播放《便民诉讼指导》专题片,使当事人在进入诉讼程序前就对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