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初夏的早晨,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打在我那张陈旧的办公桌上。桌上散放着几张泪痕斑斑的信笺纸,那一行行稚嫩的小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刺眼。

 

写信的是一个13岁的少年,叫苏轩。一个纯洁无暇的名字,一个豆蔻年华的年纪,但他却承受着与同龄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压力。曾经,苏轩也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有疼爱他的父母,有关爱他的长辈,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是,这样的温馨与平静在2005年其父有了外遇之后即被彻底打破,从此他便在父母的争吵和打骂中畸形成长。

 

对于苏轩的家庭情况,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从20088月开始,苏轩母亲曾先后三次向法院起诉离婚,并将其一人独自留在租住的学区房内,对其生活、学习不闻不问,甚至在其生病吐血,住院三次后,都未曾去探望过。而其父则偶尔来交一次房租,留下一点微薄的生活费,便迅速离开,仿佛苏轩并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他在信中写道:“我很不幸,因为我父母就要离婚了,每当看到别人的爸妈带着孩子一起出去玩时,我心里就特别难受。我不知道爸妈当初为什么要生下我,把我养这么大又不要我,让我在这个世上活受罪……爸妈,你们怎么忍心扔下我这个今年刚跨入十三岁的孩子,由我一个人租在外面,自己做饭吃,又一个人上学。在夜里被子掉到地上,冻醒了拾起来。我在梦中不知流了多少泪,可是谁给我擦呢?人家的孩子有爸妈接送上学,可我呢?一个人连嘴都来不及擦,甚至连眼泪都来不及擦就走进了教室……”这一行行催人泪下的文字让同为人母的我久久不能平静。

 

可怜无辜的孩子,你才在这世上走过13个年头,却学会了使用这么沉重的语言,如此成熟的口吻,你那幼小的心灵是该经历过怎样的重创才能将这繁杂的世事看得如此透彻,才能对这同龄人眼中的花样世界感到如此疲惫?你的母亲屡次起诉离婚,心意已决,面对这封特殊的来信,我顿时感到肩上的压力似乎更重了一点。                                                                                                                                                                                                                                                                                                                                                                                                                                                 

 

受案后,我们高作法庭立即行动起来,分别通过代理律师、邻居、亲属多方寻找苏轩的母亲,近一个月后仍杳无音讯。20107月,征得小轩轩的同意,我们法院借助电视台报道了他的悲惨遭遇,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迫于舆论的压力,轩轩的生母出现了,他坚持要和母亲一起生活,但其母却以种种理由拒绝抚养。经过法官多次调解,双方终于达成离婚协议,孩子随母亲生活,抚育费双方各半承担。

 

然而,父母的离婚大战在苏轩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重创,他变得性格古怪,在学校经常打漂亮女生,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能急得撞墙,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而苏轩的母亲从未担负起监护责任,判后便将他留给了年迈的奶奶照顾,自己却一走了之。

 

出于母爱的本能,我了解到苏轩的特殊状况后深表忧虑:这个孩子如果再没人关爱你,就全毁了!于是,我动员院里部分热心法官,走进苏轩所在的学校,和老师们共同商量挽救这个孩子的合理方案,并联系其所在镇妇联、村委会关注这个特殊的家庭,关心这个可怜的孩子,另外,也主动邀请苏轩到法庭谈心,每逢开学均送去学习用品,节日里还送去慰问金。通过两年多的多方努力,小轩轩受伤的心灵得到了有效抚平。

 

作为一为母亲,我一直惦记着这个尚未成年的小孩。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快乐地成长,我就想到那封被我小心翼翼保存着的特殊信件,工作之余,偶尔也回头翻看那有点泛黄的信纸,想到小轩轩如今也算健康成长,心中也倍感欣慰。作为一名法官,我深感自豪,因为我将爱融入审判,用爱重塑心灵,顺利挽救了一名极有可能失足的少年,为社会增添了一个有益之才,自己也收获了一份真实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