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镇江讯:近日,扬中法院在扬中市政法委的指导下,扬中市妇联、信访局等部门的协助下,成功执结一起长达五年的家庭纠纷案,帮助申请人张女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中。

张女9岁时随母改嫁到张父家,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然而,20034月,张女因婚姻等家庭琐事与其母、继父张发生口角,被赶出家门,张女之子留在家中。2004621,张女诉讼分家析产,经扬中法院判决,张女拥有新建房屋部分产权。当年11月,因张父、张母不准张女回家,张女再次诉讼排除妨碍,法院又判决张父交出房屋。此时的两份判决,不但未平息家庭矛盾,反而引起双方更对立的情绪,产生了新的矛盾,次年张父母诉讼张女,要求张女尽赡养义务法院判决张女对张父母履行义务(每年4200元)。而张女无固定收入,每月不足1000元的收入除房租和日常生活开支所剩无几,无力承担父母的赡养费和小孩的抚养费。

由于此案数年来未能及时解决,引起扬中市政法委、妇联、信访局、张女父母居住地的三茅镇政府的极大关注。扬中市政法委、三茅镇政府多次联合相关部门开研讨会,分析案情,破解此案执行密码。协助执行员郭玉妹多次与双方当事人谈心,运用血缘情、邻里情,村规良谷等技巧,分利弊、讲法律、化干戈,使矛盾对方的双方都有沟通和对话的基础和前提。经过相关部门和执行人员多次的调解工作,终于找到了双方和解的突破口,如果让张女回到家中居住,则能省去张女的大部分日常生活开销,而张女就有能力承担父母的赡养费和小孩的抚养费。在时机基本成熟时,执行人员及时抓住战机,尽管碰上持续不停的暴雪,但执行人员还是赶赴张女父母家中,会同协助执行员、村干部,化解双方的矛盾,张女父母终于接纳了近五年难回家的张女。

此案的执结,执行人员并未运用法律强制措施解决,而是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协助执行员的不懈努力下,诉情理、明法理,最终达到了最佳的效果。清官难断家务事,透视这一受到扬中政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关注的难案,可以看出家庭中的矛盾冲突,不是一纸判决就能分清是非的。没有法律不行,但法律也不是万能的,和谐美满的家庭需要法律的帮助、支持、依靠,但更需要社会和政府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