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涉诉信访,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我始终把该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带领党组一班人和全院干警,创新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全力攻坚克难。2007年,彻底化解了全国人大、中联办、最高院交办的王长林夫妇、刘守香、徐长华、赵士龙、周公祥、肖炳林、吴其彦、张志清等9起重点信访案,化解稳控率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由于坚持“全面排查、全员参与、全天候接访、全力以赴”的治访工作思路,有效地压降了我院涉诉信访案件的存量。其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机制,落实责任。面对涉诉信访的严峻形势,我和党组一班人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近年来,立足本院实际,认真思考,精心谋划,相继出台了《加强涉诉信访工作的实施细则》、《信访案件流程管理》、《涉诉信访工作考评办法》等一系列规定,环环增强信访意识,全员落实信访责任。同时,严格坚持六项制度:一是源头管控制度。树立全员参与意识,把涉诉信访工作渗透到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在立案阶段,慎重受理人数众多且矛盾易激化的群体性纠纷案件,能分案受理的,尽量分案受理;在审理阶段,严把案件质量关,加大诉讼调解力度,力求案结事了;在执行阶段,注意人性化执法,协调好各方矛盾,最大限度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是院领导定期接访和即时接访相结合制度。信访室在做好日常接访工作的同时,明确每周五为院长接待日,由一名院班子成员值班,负责接待来访群众,现场办公,规定一般信访案件当日处结,复杂信访案件限期答复。对情绪激烈的上访人员,实行院领导即时接访,会同相关业务庭,耐心细致地做好上访人思想稳定工作。三是定期排查制度。每月进行一次涉诉信访案件集中清理排查工作,摸清底数,建档入册,对重点人员、重点案件,随时掌握动态,落实化解稳控措施。四是带案下访制度。对初信初访答复不满意、案件评查存在隐患的案件,分管院长会同有关庭室逐案会诊,剖析原因,及时登门做好当事人息访工作,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答复”。五是院领导包案制度。对重点信访案件,切实做到人员保障、精力保障、经费保障,确保“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组人马、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同时要求包案领导和包案小组对所包案件不拖、不推、不靠,限期办理。六是责任倒查制度。明确规定在审理和执行案件过程中,由于承办法官自身工作不到位而导致重大信访事件的,实施责任追究,在评先评优、晋职晋级中一票否决,情节严重的,予以撤职、降职处分。由于建立一整套职责清晰的工作制度,使我院涉诉信访工作逐步走上了依法规范运行的轨道。

二、梳理分类,因案施策。涉诉信访案件普遍疑难复杂,但每个信访案件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每个上访人员的信访诉求、文化水平、法律认知、经济条件、心理素质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对排查梳理出来的每一个信访案件,我和院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同志都逐一甄别审查,根据不同案件的特点,寻求化解稳控的突破口。对有合理诉求的当事人,劝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符合再审条件的,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依法纠错;对诉求不合理且法律理解能力差的当事人,多做耐心细致的法律释明和答疑工作;对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生活无着落的当事人,多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帮助他们走出“越访越穷、越穷越访”的怪圈;对无理缠访、闹访的当事人,送县“三个讲清楚”学习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对属于偏执型精神病的上访人员,交县民政部门予以收治。在采取一案一策的同时,我院还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化解稳控的措施。如上访老户蒋相芳,为其已故丈夫欠款纠纷及侵犯财产所有权纠纷一案,从2004年起连年赴京上访。我院曾召集有关部门进行听证,认为其属于无理上访,但考虑其年老体弱且有残疾、生活困难,也通过其他途径对其实施救济。由于蒋相芳上访成癖,仍在去年3月份、6月份两次进京上访,被送进县“三个讲清楚”学习班也未奏效。鉴于蒋相芳精神异常、行为偏执、无法劝阻这一情况,我及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在县政法委的协调下,由民政部门将其送进县第三人民医院,予以收住查治。

三、整合力量,联动处置。针对一些涉诉信访案件光靠法院难以解决的实际,我和班子成员注重加强与县委、人大、政府等机关和部门的沟通联系,整合资源,综合治访。在化解7次进京上访、并到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告“洋状”的王长林、吴一好夫妇上访案中,积极寻求县人大和县委政法委的支持。邀请县人大领导多次深入现场,实地了解案情,探讨解决方案。县委政法委成立专门协调小组,同时商请国土、建设、环保、水利、消防等部门,帮助解决涉及该起上访案中的有关事宜。由于启动司法和行政整体联动工作机制,使该案在去年5月份得到了彻底解决。上访人吴其彦因与邻居发生土地使用权纠纷,从2003年起多次进京上访,并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寄发申诉书,仅去年上半年,就进京上访5次。我积极会同县国土局、冈东镇政府,共同做好化解稳控工作,帮助解决其合理诉求,在国土部门对其适当经济补偿后,上访老户吴其彦终于签订了息访协议书。在综合治访中,我院还将基层民调组织纳入法院综合治访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民调人员情况熟、人员熟和懂民情、解民意的特殊优势,通过定向联系的方式,随时掌握上访人的思想动态,协助法院做好上访人的稳控工作。

四、穷尽措施,用足法律。执行难是当前社会反映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赢了官司实现不了权利,是引发当事人上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涉执信访占本院信访案很大的比例。因此,我多次要求执行人员在穷尽执行措施、攻克执行难上狠下功夫,全力压降涉执信访,并多次和执行局的同志研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执行方案。周公祥夫妇因其子交通事故赔偿款迟迟不能执行到位,多次越级上访,并在去年元月份进京上访。执行人员先后16次到外地查找被执行人皋某的下落,终于在去年713日通过“线人”的帮助,将皋某抓获,对其实施司法拘留。但皋某在案发后将房产低价“出售”给女婿,致使该案无可供执行财产。通过县政法委牵头协调,我院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侦办。在法律的威慑下,皋某的亲友主动请求法院协调此案,同意先给付5万元赔偿款,余款在3个月内履行完毕,并提供有经济能力的人作担保。当周公祥夫妇看到儿子的赔偿款有了着落时,对执行人员竭尽全力、倾情负责的精神由衷表示敬意,并赠送锦旗、燃放鞭炮致谢。去年12月底,我院成立了专门的包案小组,冒着严冬,辗转千里,在“线人”的帮助下,查找到躲避在甘肃兰州10年的被执行人何某,以“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化解了一起缠扰我院工作多年的连环信访案。2007年,我院共将4名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决的“老赖”移送公安机关侦查,有效地化解了多起涉执信访案。

五、身体力行,靠前指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平时工作再忙,我坚持做到认真接待好每一位上访群众,不回避、不敷衍。对群众反映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当场给予答复,对群众不合理的信访诉求,耐心进行释法解惑,力求化“信访”为“信任”,让上访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去年,我共接待来访群众80多人次,现场解决信访问题60多人次。带头化解重点信访案件。在去年集中处理涉诉信访行动中,我主动承担3起重点信访案件的包案任务,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给全院干警起带头示范作用。上访老户刘守香,在申请执行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不是积极配合执行人员寻找被执行人朱某的下落和可供执行的财产,而是常穿带有“冤”字的白大褂到处上访,曾进京上访6次,引起全国人大的关注。去年4月底,当执行人员通过“线人”得知被执行人朱某可能躲藏在无锡菜场卖鱼这一信息时,我利用“五一”、“十一”长假期间,带领8名干警赶赴无锡,带着朱某的身份证照片,到无锡各菜场进行“拉网式”搜寻,终于摸到朱某的临时住所,将其带回建湖。通过采取多项有力措施,迫使朱某履行了法律义务,使该起全国人大交办的信访案得到圆满解决。上访老户徐长华土地征用安置补助费一案,因不属法院受案范围,被本院裁定驳回后,徐长华及家人在去年上半年就4次进京上访。在集中处理重点信访案件行动中,我作为包案领导,数十次到近湖镇,对该案进行诉讼外协调。经过1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安置补偿协议。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本人在化解涉诉信访工作中,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我院的涉诉信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法院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院将借此次全省涉诉信访工作会议东风,全面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确保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和奥运期间,本院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不发生进京涉诉上访事件,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全面实现省高院提出的今年维稳工作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