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德
作者:张峰 发布时间:2008-01-23 浏览次数:1664
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儒家思想”占据重要地位,讲究“三从四德”、“长幼尊卑”、“亲亲”、“尊尊”,这些曾为华夏儿女津津乐道地称之为德。然而,这些传承的“德”往往都是私德,规范的是些家庭礼节、师生尊长的关系。“公德”在我国传统教义中并不多见,甚至连“公德”一词也是舶来品。如此,我们在大街小巷、影院博物馆、赛场游乐园这些公共场所,也就不难见到种种“缺德”现象。
比赛场观众席上垃圾遍地,电影院内嗑瓜子的声音不亚于影片音响,主人任由宠物狗随地便溺,小广告成为城市“牛皮癣”,痰迹在马路边随处可见……面对自己同胞的如此之举,您作何感想?是嗤之以鼻,是熟视无睹,还是挺身制止,抑或压根儿你就是其中一员?也许这样的言辞有些过激,而我的目的不是指责,因为指责解决不了问题,只是想将此类现象抖落一番,引起大家的注意,与你将心比心。如果您曾不小心踩上人行道上的痰,这一脚要是让你觉得恶心,那就请您在公共场所免开尊口;如果您在影院正在观看自己期待已久的大片,却被邻座 的大声评论或吃零食动静吵得无法安心欣赏,就请回忆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如此作为;如果您按照交规正常驾车行驶时,突然有人闯红灯横穿马路从您车前擦过,你在又惊怕又咒骂的时候,想想自己曾否也是这般鲁莽无礼;身为人父人母的你,有没有在孩子面前乱丢脏纸果皮,乱吐口香糖;为人师长的你,可否带领学生春游时玩 到兴起,冲入“禁止踩踏”的草坪享受春光……凡此种种,你我若是为之一二,现在就该趁着清醒想明白,在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时候,这些行为都会成为阻碍进步的篱笆墙。
公德维系的是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公共环境,大到空气、土地,小到垃圾箱、护栏,处处都靠你我的爱护。影片《后天》里因全球大气变暖而爆发的人类灾难可能不再是危言耸听。看看您自己,有没有把空调的温度调高一度,有没有少点一盏不必要的灯,有没有把水龙头拧紧,有没有少一些开着爱车兜风的潇洒时刻……如果您做到了,而且是心甘情愿去做,那么您就是在为避免影片《后天》里那种灾难的来临做着贡献,就是在地球保卫战中扮演着护卫兵的角色。
每个人作为社会个体生活在社会大环境里,上千上万个你我的所作所为构成了社会千姿百态的现象,任何人的行为都会在某个社会圈子里影响自己和其他人。同样,别人的言行也会波及你我的生活,这样一条链环,丝丝入扣,谁人也难于脱离。倘若你破坏他人的社会公德利益,必然也使自己的利益遭到损害,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是一损俱损。然而反之并不必然成立,一两个人无论如何严格遵守公德也不能使整个社会秩序井然,却是需要每名社会成员都做好才能除去污染源,公德体系才能完整构建。在这项事业中,你我都负有责任,须臾不敢忘记。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美好宁静,那么,环境的干净文明对我们是再好不过的助力器,就请您如爱自己一般体恤他人,理智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