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法院五烈法庭案后息诉促和谐
作者:丁辉 杨鹏 发布时间:2008-01-03 浏览次数:705
本网盐城讯:“老王,这是去年我们订的补偿协议,我这就当你面把它撕了,补偿不补偿的,谁也别再提了。以后大家都是好邻居,好朋友。”
谁能想到,去年因为对簿公堂成了冤家的同行兼邻居,今年竟然成了好朋友。这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一幕,却实实在在出现在五烈法庭的法官们面前。
去年,五烈法庭受理了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案件双方是紧靠在一起的两家金刚砂生产厂。因为这家烟囱里的灰尘飘到那家厂里,双方从小口角发展到大矛盾,进而互相拆台,恶性竞争,最后发展到对簿公堂。到了开庭的时候,双方更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当庭就吵了起来。
庭后,法庭想组织调解。但因为双方的矛盾由来已久,态度都很强硬。无论法官怎么劝说双方都不肯平心静气地坐到一起调解。法官考虑到两家厂子前后门紧挨在一起,并没有就此放弃。反而几次三番登门去找两家厂的老板谈心,讲法律、讲道理,耐心地做工作。或许法官的热心和辛苦让他们觉得过意不去,两家厂最后总算达成了调解协议。拿调解书时,双方都说肯调解完全是看在法官的面子上。为此,在后来法庭组织的回访中,五烈法庭好几次都找两家厂子的老板劝说。渐渐的,双方的矛盾慢慢淡化。不知不觉的,大家都不再提官司的事。
一晃过去了好几个月,五烈法庭又照常对当事人进行回访。法官惦记着这两家的纠纷,又专程到了老王的厂里。看到法官来,老王先是楞了一下,然后热情地迎了过来。让法官吃惊的是,随老王一起出来的,还有老王的“邻居”。可能是看到法官们疑惑的眼神,老王乐呵呵地笑了:“我们和好了。现在处的跟弟兄们似的。我现在算明白了什么叫和气生财。”
“是啊,以前我们两斗气,谁的生意都做不好。现在好了,这几个月我和老王的生意都好的不得了。和为贵,和为贵啊。”老王的“邻居”跟着说。
原来,最近两家厂子的效益都不错。有时难免原料一时跟不上。要搁在以前,那就得停工等料,这可是眼睁睁的损失。至于因为互相斗气搞恶性竞争而造成的损失就更不用提了。但现在,因为两家厂子的关系有所缓和。有时就会互相借调一些原料。这一来二去,关系自然就慢慢融洽起来。加上互相取长补短,生意好了。两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谈着谈着,不知怎么就聊到调解协议。然后就有前面开头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