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作风问题是关系到人民法院能否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大问题。抓好民事审判作风建设,对于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维护法院裁判的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和形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睢宁法院充分认识法院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整改措施,以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改进民事审判作风,提高民事审判质量与效率,增强司法透明度,实现司法公正,取信于民。

今年1-12月,该院的民事审判工作考核成绩位居全市第一,四个法庭有三个法庭位居全市25个法庭的前三名。

一、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建设,提高干警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加强干警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建设,首先要加强干警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干警的思想政治觉悟,解决掌好、用好审判权这一根本问题。其次要深入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争当人民满意的好法官”活动,整顿审判纪律和作风,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奉献意识和清廉勤政、文明执法的廉洁意识。再次要组织同志们认真学习《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要求法官进一步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洁、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约束业外活动,树立人民法官和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保障司法公正与效率。例如,该院针对少数法官开庭迟到、当事人对此不满的现象,从严格流程管理、狠抓审判纪律两个环节入手,切实提高开庭准时率。分管院长、庭长根据开庭日程表,检查落实承办人员是否按期开庭,更改开庭时间是否有正当理由,手续是否齐备;随时抽查承办人员是否准时到庭,并通报抽查情况。通过整改,该庭开庭迟到现象基本杜绝。

二、强化监督管理,做到严格公正执法

严格公正执法,是党和人民对法院工作的根本要求、对法官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强化监督和管理,才能有效做到严格公正执法。要加大对法官的监督制约力度,做到案件办到哪里,监督就跟在哪里,争取最大限度地解决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盲点。首先要在加强正面教育引导的同时,在健全管理、强化监督上狠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各种监督制约机制,认真落实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着力解决个别法官审判作风不正的问题,严肃查处利用审判权、执行权贪赃枉法的人和事,构成犯罪的,坚决从严惩处。其次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使其真正发挥核心作用,带领广大干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要确立法官社会活动汇报制度,坚持从严制警的方针,增强法官明辨是非、把握方向的能力,约束法官的言行举止,维护法律和法官的纯洁和威严。最后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把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法官的重要标准,并以此作为法官岗位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

三、加大调解力度,追求社会效果

该院在追求更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调解有效化解矛盾、定纷止争的重要手段。加大调解力度,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已成全庭干警的共识,全庭同志积极行动起来,把调解工作贯穿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位中去。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切实贯彻“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以调为主”的原则,积极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在自愿平等、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就发生的纠纷进行调解,他们的调解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7年度,该院共审结四月份共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8件,其中调解18件,撤诉4件,调撤率达78%,审限仅为14天。

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提高裁判的公信力

该院的民事审判法官们认识到,法院裁判公信力是法律信誉的重要内容。法官纪律作风的好坏,不仅反映出法官的职业素养和品德操守,而且影响法官的职业形象,影响法院裁判的公信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从严要求。加强对自身的教育、管理与监督,树立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刚直不阿、不徇私情的观念,养成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良知,培养正直善良、谦虚谨慎的品格,热爱法官职业,珍惜法官名节,爱护法官声誉,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同时,要强化自律意识,防微杜渐,尤其是在8小时以外,能够甘耐寂寞、处处检点,在复杂的司法环境中经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慎权、慎欲、慎微、慎独,以良好的道德操守和庄重文明的举止,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