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南通讯:女方张某与男方刘某是木并茶镇农民,2004年底经人介绍相识,不到一个月就结了婚。婚后从小孩出生到如今3岁多,被告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两次,平日也很少通电话,时间久了,女方渐渐对男方疏远了,今年8月的一天,女方来到法庭诉求离婚。因原告白天在厂里上班,被告也在外地打工,双方白天都没有时间出庭。为方便当事人,法官遂安排了在夜间开庭。经调解,男女双方未能达成和解协议,依法作出判决,准予原被告离婚,双方都很满意。此案仅仅是如东法院木并茶法庭近年来实行驻庭办案、快审快结的一个缩影。

如东法院木并茶人民法庭临近大海,辖区人口40万,其中有5万多渔民,由于渔民的生产、生活具有流动性强、季节性变化大的特点,给诉讼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该庭根据潮汐汛期择期开庭,在保证渔民诉讼权利的同时又确保其生产生活不受影响。为解决人少案多的矛盾,该庭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创设了驻庭办案制度,每周五天的工作日时间全庭人员都24小时吃住在法庭,节假日法官轮流值班,使当事人一年365天在法庭之内都能找到法官,法庭在受理立案申请和送达应诉材料时,法官均主动告知当事人可以提出夜间法庭申请,如当事人确实无法在法庭正常上班时间参加诉讼活动,可以随时向法庭提出夜间开庭的申请,法庭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安排。对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当事人,他们制定了预约登门办案制度,只要他们向法庭提出预约申请,审判人员就按时登门办案,为老百姓的诉讼开辟了便利的通道,也大大缩短了审理期限。2006年以来,木并茶法庭的民事调撤率达到70%以上,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仅为14.9天,位居全市法院前列。

如东法院木并茶法庭庭长曹军告诉我们,这个庭的法官大多数家住县城掘港,而两地相距五六十公里,往返一趟,在路上就要花费两三个小时,如果每日来回,将消耗掉大量的时间。因此,在木并茶法庭设庭之初,不少法官就选择了夜里住在狭小的法庭里。2001年,法庭搬入外迁了的乡政府楼,办公条件、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法官们夜宿法庭由无奈之举变成了自觉行动。因为他们看到,这样方便了当事人诉讼,也有利于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据悉,目前全国法院像木并茶法庭这样实行驻庭办案的也十分罕见。

日前,笔者从省高院获悉,如东法院木并茶法庭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优秀人民法庭”,该庭也因此成为南通法院系统继通州兴仁人民法庭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人民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