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至2011年,锡山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6473件,执结率95.75%,为申请人挽回经济损失约10.79亿元。2010年,被江苏省委政法委、省高院授予“全省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被江苏省高院评为“2010年度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连续三年实现执行案件“零信访”。

 

黄大爷风尘仆仆地从苏北老家赶到无锡。一进锡山法院大门,黄大爷再也无法抑制,哭着说道:“救救我家闺女吧!救救她吧!”

 

原来,黄大爷有一个女儿叫黄芳。2006年,黄芳来到无锡一家饮料公司打工。2007年,饮料公司的一次氨气泄露事故使得黄芳肺部严重受伤,被确定为二级伤残。事故发生后,黄芳向法院起诉,要求饮料公司承担工伤赔付。案子经过了一审、二审和再审,历时近三年。三年间,为了给女儿看病,黄大爷早已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能借钱的亲朋好友也都借了个遍。可是面对巨额的治疗费用,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赢了官司以后,本以为终于有钱可以给女儿看病的黄大爷却迟迟不见饮料公司履行判决义务。时间一天天过去,久等无果之下,黄大爷于20113月来到锡山法院申请执行,希望法院能替他要来这笔钱,救救他的女儿。

 

锡山法院执行局的法官收到案件的材料后,第一时间给黄芳发了立案短信,并打电话给黄大爷,询问了黄芳的病情,告诉他法院一定会尽快将黄芳的工伤保险赔偿执行到位。随后,锡山法院立即展开执行工作,找到被执行企业领导,通过法律的警示和情理劝解敦促其尽快履行法定义务,支付黄芳的工伤保险赔偿。期间,执行法官多次通过电话向黄大爷了解案件的细节,并就被执行人付款方案征求意见。经过十余次的沟通黄大爷与被执行企业就付款达成一致,第二天企业负责人将全部赔偿款交到法院。锡山法院也第一时间将赔偿款送到了黄芳手里。

 

锡山法院执行局局长刘飞平介绍:“执行立案短信是近年来我院在推动执行工作透明化实践中一项有益的尝试。对于所有立案执行的案件,我们都会第一时间给申请人发短信,告知申请人其申请执行的案件已立案,同时将案件承办人的简单信息和监督投诉电话告知申请人,便于申请人与法院及时沟通,了解案件执行情况。”

 

加强反规避措施让赖账人无可遁形

近年来,随着法院执行力度的加强,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现象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法院执行和侵害申请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因素。”锡山法院院长王立新说,“其规避方式从最初的拒不履行、刻意回避发展到无偿或低价转移财产、放弃债权、虚假或抽逃出资、将股份转让给无踪迹或无履行能力之人、与案外人串通提起恶意诉讼等。规避执行成为法院执行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常常令案件久拖不决。申请人不满,执行信访频发。

 

面对如此困境,锡山法院通过调研,认真研析了规避执行行为的各种表现,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法院针对规避行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反规避方法。

 

刘飞平说:“针对规避执行的行为,我们严格落实财产申报制度,将执行令和财产申报表同时送达被执行人,详细告知被执行人拒不申报或申报不实的法律后果。对于一些拒绝报告、虚假报告的被执行人,通过罚款、拘留等措施予以严厉制裁。”

 

今年4月,家住无锡市锡山区的老吴来到锡山法院,向法院申请执行他和前妻魏阿姨及女儿吴萍排除妨害纠纷一案的判决结果,要求魏阿姨和吴萍立即从他的房子里搬出去。

 

吴大爷说:20106月,他和魏阿姨经法院调解后离婚。离婚时,双方约定市区的一套房子归魏阿姨所有,锡山区的房子归自己。可是一直到2011年底魏阿姨和吴萍还一直住在锡山区自己的房子内,不肯搬走,弄得自己无家可归。无奈之下,老吴向锡山法院起诉要求二人搬走。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魏阿姨和吴萍应在三个月内搬出老吴的房子。但是,时至今日魏阿姨和吴萍仍然霸占着自己的房子,拒不搬出。

 

立案后,执行法官将魏阿姨和吴萍传唤至法院询问情况,要求她们履行判决义务。经过释法,魏阿姨表示愿意搬走,可是吴萍却态度强硬,坚决不肯搬出,并在国内某媒体上对父亲要求自己搬走以及法院执行工作发表了有悖事实的言论。

 

面对这种情况,锡山法院立即召开执行紧急会议。执行法官详细介绍了案件的执行情况,对吴萍公开发表的言论进行了核实分析,确认执行工作严格依法进行,无任何违法违纪现象。同时,会议制定了案件执行方案和信访应急预案,由案件承办人负责落实,避免多头接触,并强调法院其他人员在接触吴萍时必须按执行方案答复,不可随意更改。会议同时要求执行人员严格规范执行程序,落实“谈话必须有笔录,重点人员有录像,强制措施有依据”的执行证据保留制度,采取谈话、录音、录像或邀请第三人到场见证等手段保留执行证据,为下一步采取执行措施提供依据。

 

随后,执行法官再次找到吴萍,对她捏造事实的行为进行了训诫,告诫其立即纠正不当言论,并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同时,将法院拟定的执行方案告知吴萍,征求其意见。为避免抹黑法院工作的现象再次发生,执行法官对谈话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面对镜头,吴萍没有争辩,表示会认真考虑法院的建议,并消除不当言论。随后,法院又请来了吴萍的朋友及单位领导,帮助她分析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严重后果。经过多次做工作,吴萍最终同意从房间里搬出来,并请法院协调搬出事宜,父女间的纠纷平和的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