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益
作者:杨宝杰 发布时间:2007-12-05 浏览次数:1449
书,什么是书?培根说:“书是人类灵魂的精髓。”马克思又说:“读书是净化人类精神境界的唯一途径。”对书的定义可谓是百家争鸣。但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人类的历史需要书作为动力,我们的人生需要读书来丰富。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大学问家。它生长在江苏昆山,据说,他从小就如饥似渴地勤奋读书,没有多少年,昆山所能找到的书都被他读完了,至今还流传着 “昆山无书”的美谈。他十多岁时就把一部令人望而生畏的《资治通鉴》读完,并且全部抄写了一遍。他一生所读过的书,有好几万卷,可以装满一间房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顾炎武的著作,卷帙浩繁,博大精深。仅就《日知录》而言,书中不仅涉及天文、地理、政治、哲学,还有文学、考古、音韵等方面的内容,可真算是当时的一部百科全书了。就因读过的书包罗万象,才能够完成一部关于多方面的巨作。书中藏有好多秘密,就看你是不是去仔细的寻找了,如果真地融 入了书中,谁都可以成为不平凡的人。
读书是毛泽东同志最大的嗜好。他生前住房的卧室里、睡床上、办公桌上、会客室里,到处都放着书。他的整个住房好像一个 小小的图书馆。毛泽东同志解放后在北京的20多年里,虽然工作繁忙,但还是利用点滴时间看书学习。他经常到北京图书馆、北师大图书馆、北大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单位借书。据不完全统计,到北京以后,直到1966年9月,他先后借阅的图书达2000余种、5000余册。仅1974年,他借阅的书籍就近600种、1100册。
人的知识都是从书中得来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使自己进步,人没有天生的智慧,那全部是从刻苦学习中得来的。在学习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以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朋友,你我一路走来,是否感到书是无处不在的呢?当我们在人生路上被荆棘刺伤时,被风浪打沉时。奥斯托罗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否让你我看到了希望和力量?是的,我看到了:保尔.柯察金教我在人生路上要有勇气独立地走向生活的尽头。当我们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时,书说是一盏明亮的指示灯,又是一位无微不至的母亲;她那温暖的胸怀,永远牵动我的灵魂;她那慈祥的目光,永远激励我前进,她那高尚的品德,永远铭记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