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西北政法大学,距离毕业已有十周年,看看母校,看看同学,心情格外的好。

热情高涨之际,大家开怀畅饮,不胜酒力的我居然还唱起了老歌。最后一个节目是请尊敬的恩师送我们一句话,谁也没有想到恩师来了一个现场的“社会调查”,题目只有一句:“现在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最后我的答案被老师给关注了一把。老师说我还没有变化,多年之后仍然会冒出一两个怪论,居然希望可以有一个叫做星期八的日子。当时好多在场的人都不理解,我解释说,如果有星期八,我一准什么事情也不做,专门来陪陪妻子和年幼的女儿。

把镜头推到我生活里一个星期日的早上,有一次,看到我习惯性的提着包,要去上班,妻子低声问了一句:“今天不是星期天么?你法院办公室就这么忙?这一周你可是答应陪孩子的,千万不要再让孩子失望好不好?”

那一刻,我忽然感觉有点愧疚,光顾着每天出文字材料,不知不觉把自己演变成了一个报社编辑的角色,整天象机器人一样了,哪里还有更多的时间在家里呢?周末,恰恰是我要好好编辑几篇稿件的好时光。办公大楼里面很是安静,没有人打搅,我可以很安静的准备下一周的法制宣传文字稿件。如果时间允许,我还可以乘便好好整理一下我自己的心情,看几眼自己养的花和做的假山,兴许能写出一点自我感觉很好的文字,来充实一下我的日记文集,想想就很美。

安排好孩子去画室,又鼓励了她一下,我就开始到办公室里面,去享受我自己独特的周末??那可是只有精神的贵族才可以感受得到的哦。加班结束的时候,天完全地黑了下来。想再要看看天空的云彩,模仿古代大诗人咏叹几句,已是不太可能。

醉心于创作,那是我儿时的梦,记得曾经很浪漫地和广东的一个同学成立了一个写作班子,成员只有我们两,名称好大,谁听了都感觉我在吹??“苏粤作家协会”,牛吧,但我们自我感觉好棒,兴趣及其浓厚地每天创作一两篇小文章,最多的是笑话故事这一版,编辑,也就是我某了,把我们自己生活里面遇到的或者听到的笑话故事、哲理小品详细整理、记录了下来。大学毕业的时候,成就了厚厚的一本原创文学作品集。同学聚会时,我带去了我们的这一部手抄本大书,大家都爱不释手,争相传阅。我对于文学创作的浓厚兴趣,与这个本本一定很有关联,好多对文字的感悟,大概就是从在大学里面做自己编辑的时候养成的。

如今我在这个整日处理文字的部门,进行创作,真有那么一点如鱼之入水的感觉,但原来我所有周末的爱好,现在却都只能放到星期八的遐想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