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电话还没有普及的1993年春天,我在古都西安读大学。有一次,我在写给我姐的信中诉说了一些烦心的事情,姐姐回信里的一句话,我记在心里,一直到现在,那是姐姐对我的一句祝愿:心当静如止水。

静如止水,多好的祝愿啊,当时年少的我,会为了一些学习上的事情烦,会为了电视剧里让我生气的事情烦,会为了连着几天不见太阳烦,所缺的不正是这如止水一般的“静”么。 

远离家乡求学,一度深深地留恋着家乡美好的景色,宁静江水,夕阳余辉,微风轻拂,树影相和,看树影婆娑,听鸟儿娇啼,还有从远处悠悠驶来的小小渔船,动与静的融合,那么完美的构成了我心中的山水画。

儿时的我,曾幻想着变为水中畅游的鱼,化为天空恣意翩飞的小鸟,痴迷沉醉,流连忘返。在浪漫中长大的我,忽然开始接触法律的思维,接触公正的社会课题,在那一阵子,胸中常常感觉有点堵得慌。再接触多了各类法律学科,才渐渐明白了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才对教授们的讲解开始产生兴趣。真正接受法律思维,我想,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那时,我的大学时光已经进入到了 “大二”。

我开始用带有我思维特征的目光,在浩瀚如海洋般的法律知识王国中,努力寻觅属于我自己的那一片天地。深邃如水的法律知识,给人以智慧和理性,置身其中,我忽然感受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于是只有不断告诫并鞭策自己奋力前行,那一阵子,我每天除了听法律课,就是泡图书馆,如痴如醉。

以后,每当我心有烦躁的时候,我常常会用姐姐的这句祝福安抚我的心灵,去寻求如我家乡门前小河中水般宁静的心境。

如今我已经是一名法官,更从那安静的止水中,看到了深沉、静谧和包容。

似水一般的平直,是法官品格的最高要求;

似水一般的宁静,是法官操守的根本准则;

似水一般的包容,是法官心灵的无悔承担。

我愿我心静如止水,我将永远钟爱止水之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