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啊,多亏了法院发放的这张执行联系卡,不然,还不知道我们的贷款猴年马月才能执行回来……”730日上午,申请执行人海安邮政储蓄银行的工作人员陈某在接过执行款的同时,向执行法官连声表示谢意。这是海安法院今年发放执行联系卡以来出现的一个生动场面。

 

数年前,方某向海安邮政储蓄银行申请贷款,之后一直未能按约偿还。法院判决后,方某拒不履行,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今年729日晚7时许,连续十余天守候的海安邮政储蓄银行贷款经办人陈某,经过四处打听,终于得知方某次日在家的消息,但又另据消息称方某第二天早晨将会外出做工。此时,陈某知道周末时间,到法院难以找到人,心情十分焦躁。但转头之间,陈某突然想起,海安法院在执行立案时曾给其发放了一张执行联系卡,上面就有执行法官的联系电话。于是,陈某赶紧驱车回到办公室,迅速找到那张联系卡,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打了承办法官缪宏勇的手机号码。想不到的是,电话那头立即传来了缪法官的声音,缪法官答应次日凌晨采取行动。

 

730日凌晨4时许,海安法院缪法官率领法警赶到方某家中,正准备收拾行李出发的方某看到执行法官后大吃一惊,他说:“你们能这样动真格执行,真是法网难逃,我就是借款也要把这笔款子填上。”当日,方某通过筹措资金,将拖欠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全部偿还到位。

 

得知执行到位的消息后,海安邮政储蓄银行的一个部门负责人专门向法院打来感谢电话,他表示:“我们收到的执行联系卡,简直就是一张‘护身符’,小卡片发挥出了大作用,这张卡充分体现了法院司法为民的作风!”

 

海安法院向申请人发放“执行联系卡”,这是该院执行局今年推出的一项执行便民新举措。这张卡片仅有银行卡大小,方便随身携带。正面印有承办法官的姓名、联系号码等基本信息,便于当事人发现执行线索后及时与法院取得联系;反面则印有醒目的“海安法院执行五公开”内容和执行局监督电话,便于当事人监督法官执行行为。海安法院实施“执行联系卡”便民举措的初衷,就是尽力让当事人少跑一点路、少误一天工、少花一份钱。同时,又创造条件,实现让当事人及社会监督法官执行的特殊功效,充分发挥出执行工作“随时发现、随时联系、随时监督”的优势。

 

截止目前,海安法院已向当事人发放执行联系卡400余张,收集有价值的执行线索47条,43件案件通过电话即时联系得以顺利执结,执行案件执结率同比上升12%。可以说,执行联络卡虽小,功能却全,作用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