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盐城讯:为弘扬良好的道德风尚,滨海大套法庭在审判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法庭文化”建设,促进德法交融,有效提升了民事案件的调处率。自05年开展法庭文化建设以来,全庭累计收案2704件(含旧存),结案2636件,收结案比达97.5%,调撤率达71.4%。大套法庭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授予“省最佳人民法庭”、 “省创安先进集体” 和“全省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荣立集体一等功、集体二等功各一次。今年“十一”前夕大套人民法庭还被全国老龄委、公安部、司法部联合授予“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的荣誉称号,成为盐城市法院向世人展示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远离说教,用二十四孝的故事启发麻木的心灵

今年6月,大套法庭调解了这样一起民事诉讼案件:年近8旬的原告孙老汉虽然有着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是晚景凄凉,几个孩子都忙于自己的小家庭,把赡养老人没当回事,几个媳妇还经常当着老人的面争吵不休,老人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住在老屋里,连生病了都没有人照顾,走投无路之际,老人来到法庭,状告子女不孝。受理此案调解工作的审判员孙永光生动地给当事人双方讲了一个

“百里负米”的历史故事。内容是说春秋时期鲁国人子路,早年家中十分贫苦,有一回,卞州粮价飞涨,而家里已经没有勉强糊口的粮食。子路听说有个地方的粮价比较便宜,却和卞州相距百里,就独自离家步行到那个地方,买了米后又用肩膀扛着米袋赶回家来,侍奉父母双亲。当他的父母先后去世后,子路哭着埋葬了他们,守孝期满之后,子路向南游历到楚国,做了高官,但每当他想起自己的父母,抚今追惜,常常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对人说:“我现在算是富贵了,可我的父母已经不在了。虽然我还想像当年那样肩扛米袋步行百里到家,父母也得不到了。”他欷嘘不已的样子使得旁边的人没有不感动的。案件的几个被告听了这个故事,半晌沉默不语,深感自愧不如古人。他们当庭对孙法官说: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却做得没有先人那么好,请法官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心服侍好老人。

  从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当中,大套法庭的法官们感到,与单纯的宣讲法律条文相比,讲故事,启发心灵,效果来的更好、更快,当事人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也更容易在一种浓浓的道德氛围中自觉接受法官的调解意见。

情真意切,用一杯暖心的开水传递浓浓的亲情

在处理杨老太和楼上邻居许某相邻权案件时,双方当事人剑拔弩张,势不两立,调解室里仿佛充满了火药味。原告杨老太因为楼上住的许某家中水管爆裂漏水,造成她住房受渍,坚决要求法庭明断给予财产损失赔偿4300元及精神赔偿2000元。但许某坚持说这水管破裂不是自己故意弄坏的,愣是不同意赔偿。事情本身原来并不复杂,可是两家的纠纷已经拖下来一年多,矛盾很深。

黄法官处理这样的案件,已不是第一次,她麻利地给案件的当事人让座并端上了两杯热茶,接着一面耐心的做着许某的工作,讲清因过失或其他原因造成他人财产损失因当赔偿的道理,一面考虑许某是下岗职工,独自一人抚养孩子,经济不够宽裕,请求杨老太的亲属一道协助做工作,尽快化解邻里纠纷。喝着法官给递过来的开水,两家人的情绪逐渐平静,在黄法官长达3个小时的耐心说服劝导下,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事后杨老太逢人就说:“小黄就象俺的闺女,那一杯上面写了字的开水可是暖了俺的心了,只要她说的,俺都听”,被告许某也是深有感触:“在大套法庭不紧张,就象在家里一样,再复杂的事,看看那图画,再听人家法官一说,道理就明白透了,做邻居就是要互相谦让”。

  杨老太说的写了字的杯子,也是大套法庭法庭文化的一个小小载体。为了营造一种富有文化底蕴和沉静内敛、令人思量的司法氛围,大套法庭的法官们没有少动脑筋,他们把庭院外的“荷花池”更名为“养廉池”,在围墙上用醒目的字体写上 “法平如水、清正似莲”八个大字,庭长接待室、调解室里边椅子的大小、高度完全一样,充分体现了温馨和平等。“一句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彬彬有礼的手势”,茶杯上“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的公开承诺等,无不寄托了法官们对和谐司法的孜孜追求。

内修外练,用道德风尚的引导构建和谐的法庭

为了启迪、教化当事人,法官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自身的修养。为了从浩瀚的传统文化典籍中选择到几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故事,大套法庭专门请了心理学、历史学、美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协助,在一系列相关工作完成的时候,大套法庭的法官一个个变成了“专家”,用郑法官的话说:“从民族宝贵传统中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我们是第一批受益者。”通过学习,大套法庭的法官们在开展调解工作的时候,仿佛都变成了讲故事的高手、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法庭内外布置的民族传统故事,对当事人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启迪、教化、促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促进了案件的调处。

有位姓林的退休老老师在到大套法庭提交离婚起诉书的时候,被法庭的文化环境所感动,越看越入迷,竟整天呆在法庭不走。他仔细端详、深刻领会着法庭内外的每一句警言,每一个典故,每一幅颇具哲理的画面,饶有兴致的聆听法官们处理一个又一个的难缠的纠纷,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他断然向法官要回了自己当天提交的离婚起诉书,并动情地对法官说,从走进大套法庭的那一刻起,我的心灵就受到了震撼,感觉大套法庭的环境气息太好了,我终于认识到,婚姻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完整的家庭才是最幸福的。象老师这样从法庭文化氛围中受益的当事人,都能够在心灵深处获得一份真正的平静,他们往往能够把在法庭里看到、听到的故事再去讲给身边的人听,而这样的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也正是大套法庭法官们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