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中的光芒?我的法院生活初体验
作者:谭月婷 发布时间:2007-10-19 浏览次数:1606
2007年8月,我作为一名选调生被分到徐州市贾汪区法院工作,工作近一个多月了。这段期间,做为一个“新鲜人”,我深切体会到了法律的魅力。法官们于细微之处演绎着法律的独特韵味,让人肃然起敬。
我被庭长安排跟着周院长记录
周院长一身休闲装,手总是习惯地插在口袋里;干净利落的短发,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案件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还没到开庭时间,原告就早早来到法庭。朴实的汉子,清秀的妇人,应该是夫妻二人。在等待周院长的空档,我大致和他们聊了一下。原来原告碍于亲戚情面借了三万元给被告,欠条签字都有,可对方就是迟迟不还,无奈之下,诉至法院。又是一桩“借钱不还”。周院长来了,由于被告不到庭,给案件的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周院长依然耐心地进行询问,指导我做好庭审记录。在审理结束之时,周院长注意到被告有一辆提供抵押的普桑轿车,于是与原告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并建议对该车进行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听到这陌生的法律术语,原告夫妇似乎有点迷糊。
“财产保全,就是你向法院递交申请,以免被告恶意转移财产,如果被告无钱偿还,你们就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该车进行拍卖来还你们的钱。”周院长耐心地给他们解释财产保全的含义。
“那要怎么办理?”中年汉子急切地问。
“你先写个申请,明天再过来交三万块钱。”周院长答到。
“哦,行,我先写申请。那周法官,如果把这三万块钱交给法院,如果对方不还钱或是啥的,这三万块钱还退给我们吗?”皮肤白皙的女子似乎疑问重重。
“这个你不用担心,这个钱还是你们的,这么做的原因是若该借款事实不真实,对方要求赔偿就从这三万元担保金中出,要是按你说的情况,那法院也太不讲理了,呵呵。”周院长细致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还打趣地笑了起来。
“哦,那就放心了,我还想,这借了三万不还,别再打个官司又赔进去三万,更上火。这不是不懂法律不是。呵呵。”女子的心终于落了地。
一个小小的片段,一个小小的细节,生动地折射出了周院长耐心细致的性格和精湛的业务。对待当事人,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解释晦涩的法律术语,面对疑问,如春风化雨般娓娓道来,用幽默的谈吐、真诚的微笑化解了当事人的种种疑问。他谦和的为人,清晰的思路,让人产生发自内心的敬佩。他用他看似平常的举动让我看到了法律神圣威严的同时又充满温情的一面。
人人都不愿意发生纠纷,但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请求法律的保护就显得尤为必要。而能遇上一个好法官,更是每个当事人内心深处最渴望的。试想,我若作为当事人,再内心无比焦急一遍遍地问法官问题,有时甚至是由于心情紧张多次重复的情况下,得到的是不厌其烦耐心和善的解答,我会怎么想?“哦,原来事情没有想象中难办,按照法官指导的流程,权利就能维护了……”
有一种人,他们的内心充满光芒,就是不经意间,也能将这束光芒折射。我想,周院长就是这样的人。正是由于对法律事业的崇高追求,对当事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关怀,才凝聚成这束光。恰似春风般,化解当事人一场又一场“急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