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可磨练意志,艰苦可以陶冶情操,艰苦可以净化心灵。艰苦奋斗是我们奋发图强的基础,更是我们拒腐防变,以俭修身的法宝。

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三中全会中告诫全党全军: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胡锦涛总书记在重访革命圣地西柏坡时又重温了“两个务必”,要求大家要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艰苦奋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精神支柱。困难时期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赢得了革命的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新时代用什么精神来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使之积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去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不断地改革完善过程中,由于受种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法官滋生了贪图安逸,讲究享受的思想,个别法官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一种不正当的消费意识,甚至不切实际地拿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的消费观念强加于己,持“今朝有酒今朝醉”,认为只要不违法不犯罪,就是正当的消费,愿怎么花就怎么花,与任何人不相干,有的不思进取,盲目享乐,不懂得艰苦奋斗为何物,不了解勤俭节约是什么,动不动就向父母伸手,依靠父母过日子,缺乏自强自立精神,有的把等价交换原则带入人际交往中,慕富亲阔,惟利是交,“利”尚往来,淡化同志情谊,扭曲同志关系。这些不切合实际的消费观,不仅害人坑己,而且有损于法院形象和自己的声誉。甚至把自己引向违法犯罪的不归之路。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本色,更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上坐享其成,满脑子是金钱万能,成天贪图享受,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这样的法院是毫无希望的,终究会坐吃山空,是注定要衰落和垮台的。艰苦奋斗精神可以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艰苦奋斗精神可以防止拜金主义,唯利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在法院系统中培养艰苦朴素的作风,就是要用正确的人生价值过好“生活关”、“防腐关”、“惟利关”,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厉行节检,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习惯,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像雷锋同志那样“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古人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这些至理箴言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会使我们受益无穷。因此,在全社会应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坚决反对奢侈浪费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时俱进,努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强国、兴院之路,不断把审判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