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无锡讯:今年以来,市、区“平安创建”工作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滨湖法院强化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法治意识,将“平安创建”列为工作重点,立足审判,充分运用司法资源和手段,立足五个基准点,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实践。

一、信访到位解民忧。该院选派作风正、业务精、群众意识强的同志专门从事信访接待。完善涉诉信访案件受理机制、息诉稳控工作机制。对于集团性、敏感性的来信来访,积极寻求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地方组织、当事人单位等社会各界的支持,保证信息及时沟通。坚持院长接待制度,及时协商调处、会办疑难案件,多渠道多方面解决信访问题。 16月份,滨湖法院共接待立案来访1693件,处理来信261封、258人次,在初访环节处理16件,18人次,初信初访处理率为100%,有效控制了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等问题的发生。

二、诉讼调解化纠纷。该院继续推行特邀调解员制度,促进“诉调对接”,在实行新的诉讼收费办法且收费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工作出发点,将调解放在结案方式的首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半年,民事案件调撤率稳定在68.5%左右,上诉率、申诉率、投诉率明显下降。该院妥善调处婚姻家庭案件,增加特邀调解员参加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类型和数量,邀请基层民调员参与农村土地承包,征地补偿、农资纠纷等案件的调解。充分发挥道路交通事故速裁庭的作用,灵活运用简易程序,提高道交案件调解率,上半年该类案件调撤率为54%。

三、百庭评议受监督。该院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关于在全市法院开展“百案庭审旁听评议”活动的部署,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和各界群众视察、旁听典型案件的庭审,接受评议,以此进一步落实审判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强化程序意识,规范司法行为,增进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理解支持。同时,进一步拓宽法制宣传教育面,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2007年上半年,滨湖法院邀请旁听庭审案件10件,其中民事案件6件,刑事案件3件,行政案件1件。邀请旁听人数总计258人,其中人大代表4人,政协委员4人,其他社会团体人员250人。10起案件旁听庭审满意率为100%
  四、指导基层有创新。该院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主动投身社会综治工程,注重延伸司法审判的服务职能,不断创新指导方式,拓宽指导渠道,采取形式多样的送法活动,服务辖区基层组织。上半年,该院举行了针对在校学生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专题讲座,通过召开座谈会、进行普法授课、提供司法建议等方式先后9次“送法”至基层金融、保险、物业管理、建设工程、等公司企业,主要业务部门还联合举办了旨在构筑健康和谐法官与律师关系的律师座谈会,将“司法为民”工作做实做细,从源头上有效化解了大量基层纠纷。
  五、服务农村扩影响。在当地政府、村委、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该院
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该院充分发挥派出法庭身处一线、了解民情的优势,利用传统的庙会集场,将法律咨询、法制宣讲设进集场。利用商会、协会等平台,专程上门为辖区内各大中型企业及创新企业举行法律宣讲,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派出法庭还推出法官联络卡,加强与农村民调员的联系,以更好地借助民调员对辖区内纠纷案件积极协调,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