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静
作者:华建荣 发布时间:2012-07-20 浏览次数:1204
天气闷热的要命,一丝风儿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我在躺椅上好容易睡着,一阵“滋、滋……”急促的手机震动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一看手机号码是021开头,外地的,肯定又是骚扰电话,我没好气地问:“干嘛?”
没想到对方和风细雨,一口地道的宝应方言:“老同学,忘了我了吗,我是于卿啊!”
哎呀,三十年没再谋面的老同学,还是同桌好友,我立刻兴奋起来:“真是新鲜人啊,现在什么情况啊?”
“在上海混的不行呵,真倒霉,我有一辆宝马车挂靠在信德公司,老板跑了,现在无法过户,请老同学帮帮忙吧。”他乞求道。
“鞭长莫及,怎么帮啊?”我真不忍心回绝他。
“08年我与上海信德公司有个协议,合同的签订地在宝应啊。只要你们法院出个裁判文书,汽车就好处置了。”
我真为老同学的事情感到委屈,喝口凉水都塞牙,凡事都得小心点。我当即替他出主意,可以在当地法院诉讼,向法庭提交协议书、缴纳的保险票据等等。我解释,如果协议中明确管辖地在宝应就好了,我可以替你提供法律帮助。
“啊?可以啊,我把协议改一改啊。”他欣喜若狂。
“你怎么改呢,协议能改吗?”我十分惊诧。
“不瞒老同学说,公司的章在我们这儿,要怎么改就怎么改,破产企业的,给人家也是给,我们把死产激活,大家都有好处。”
我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真是不寒而栗!我屏着呼吸,抑制着心跳,话锋立即一转:“我们法院办事有规矩,这件事情,受案有障碍啊。”他笑笑说,“有你在法院,谈什么障碍,人家已经弄过几辆名车了。”
第二天傍晚,大雨滂沱,雨声唰唰。没想到,在大雨伴音下的手机铃声显得更加的狂躁。我一看,又是于卿。他说已从上海赶到宝应,协议作了改动,这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按照正常案件办与你毫无干系。我推托说,我在扬州开会。然他执意要到我家拜访拜访,还说顺便拜会拜会我的爱人,毕竟也是他的老同学。我回绝说,不行了,我们都在扬州开会,近几天不回家的。
度过了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一大早雾气弥漫天空,阴深的云朵仿佛掉在了地上。上班的途中,我忽然想起老同学会不会直接到立案大厅立案呢?我随即挂电话给立案大厅的潘庭长。果不所料,潘庭长告诉我,她正在为于卿审查立案。我立即发了个短信:“此案有假,仔细审查,慎重立案!”潘庭长接到短信后,硬是从新制作的所谓旧协议中发现了破绽,她坚毅地说,你们的诉状形式上虽然没有问题,但凭借我职业的素养,不好受理你们的案件。
于卿急了,我的手机一阵阵的叫唤,我告诉于卿,我在扬州,真的没办法帮你。下午,手机又响了,还是他,他近乎恳求地说:“老同学,我好容易回来一趟,真的没办法了?”电话里夹杂着汽车奔驰的摩擦声,显然他在作最后的努力。
我十分无奈地说:“老同学啊,不光是我自己担当不起啊,也是对你负责啊。”话没说完,对方手机已经挂断。我忽然感到大脑一片空白,但这带给我后来的却是一片安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