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金黄,麦浪滚滚,正是一年丰收季。

 

为集中清理部分被执行人外出打工以及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抓住麦收有利时机,展开持续一个月“麦收”突击执行行动。

 

快:行动迅速  肯吃“苦头”

 

65上午,淮阴区新渡乡朱集村,张某在麦田里掀起叉子,一叉叉铲着麦穗,执行干警沈建强来到他的面前,执行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2年间,张某一直以外出务工为借口,逃避执行,仅在逢年过节才偶尔现身。64刚到家收麦子就被执行人员“逮”了个正着。“如果再不给付赔偿款,我们法院将对你实施司法拘留”沈建强严肃的说,迫于无奈,张某拿出了打工攒下的4万元,与申请人孟某一次性结清。

 

此次“麦收行动”瞄准的就是张某这样目标人群,执合理调整执行力量,12名干警兵分4路,3人一小组,由执行110指挥中心统一部署,全力以赴奔波于执行一线。

 

凌晨行动自早晨4点开始,干警们白天头顶烈日,在田间地头奔走,进家家户户排查,梳理最佳执行线路,充分利用这短暂的有利时机,执结一批“骨头案”。

 

广:执行“大网” 全面覆盖

 

“铃铃铃”执行指挥中心的110电话响起,举报人称被执行人黄某已出现,分管院长、执行局长夏海军一声令下,火速出警!

 

仅一个多,执行干警已经将赵集镇欠薪的纺织厂老板黄某带回了法院,610当天傍晚,黄某在镇上一家KTV歌厅消费,举报人发现了黄某的宝马车,便打通了执行局的接警热线。

 

面对法院的强制执行,警车开道,一路邻居行人的目光注视,黄某再也躲不过去,碍于面子遂将29名工人的工资款如数兑现。

 

针对此次集中执行多在乡村和郊区的地理特点,该院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协助、基层组织协调等机制优势,干警们与村委会、居委会、社区巡防员等95名联络员结对,并利用乡镇宣传栏公布悬赏公告46份,互联网发布被执行人信息149条,布下了一张严密的查控“大网”,及时掌握被执行人行踪及财产情况。

 

活:方法多样  出“奇”致胜

 

巨大的磅秤下,法官周海兰仔细地挪着秤砣,量着几包新收小麦的重量,135.3斤、126斤……并将一包包的分量如数记录在册。这一包包粮食就是被执行人卢大爷的赡养款,84岁的卢大爷丧偶,仅有一儿一女,因儿女不孝顺对他置之不理,卢大爷告上法庭。

 

可儿子嗜赌,女儿家经济也困难,每月306元的生活费一直执行不到位。

 

此类“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案件,执行法官加大执行力度,并优先排查那些拒不履行赡养义务又无现金支付能力的当事人。正值“麦收会战”期间,周海兰想到用扣押清收的实物粮食的方法执行,卢大爷不仅有了口粮,其余的生活费还可由儿女每月变卖粮食提供。

 

531打响“麦收会战”以来,截止至610,此次集中执行活动中,公开曝光79次、罚款3.1万元和司法拘留17名老赖,已成功执结92起规避执行案件、总执结标的额216.32万元,严厉打击规避执行行为,有效树立了司法的权威,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