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法院秦南人民法庭近两年年度考核中,结案率、服判息诉率、调撤率等各项审判质效均名列全市法院40个人民法庭之首。法庭的干警说:这与好师傅庭长徐银贵带队有方密切相关。

  这个法庭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其中有3名青年干警是从家门进校门入院门的“学生官”,他们初到法庭工作后,存有诸多不适。已在基层摔打10多个春秋的徐银贵,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运用自己摸索出的一套“育才模式”精心施教,为年轻干警在岗成才奠定了基础。

  崇尚阅读,培养内秀。凡是新分配或交流到法庭的人员,徐银贵向他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热爱学习崇尚阅读,要求他们借鉴古人“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精神,珍惜身边点滴时间用于看书学习,通过坚持阅读学会观察生活、思考人生,进而确立立身铸魂的坐标。为此,他分别给干警制定了读书的长计划和短安排,并明确要求他们勤于“觅”书、勤于“翻”书、勤于“记”书。与书为伴,向书中挖“宝”,较好地帮助干警克服远离城市、远离机关、远离家人的寐寞之感,并让干警“三点一线”的生活多了一些学海泛舟的清雅。法官孙红芳心把读书作为一种快乐,午饭后、熄灯前等休闲时间都用于阅读,法庭图书室陈列的法律书籍几乎被他翻了个遍,日积月累成了一个精神上的“贵族”。在今年本院“五四”青年节读书演讲会上,他以《享受阅读激扬青春》为题,讲述了自己求索的心路历程,展示了厚重的青春底色,受到了全院干警的一致赞扬。

  固本开新,锤炼本领。面对审判任务日益繁重,年轻团体不缺激情少经验,徐银贵坚持“固本”与“开新”相结合,努力帮助干警在实战中锤炼本领。他先后把自己近年来研练的看家本事,“民事纠纷庭前三结合调解模式”、“离婚案件一周缓冲法”等三种调解法,毫无保留地向年青法官传授,让他们在审判实践中体验。随着农村新类型案件的增多,徐银贵还在本庭开设了“法治微讲堂”,利用每周驻庭的时间将平时处理案件的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并将办结的典型案例组织大家回看、评议。助审员孙红芳是个最大的受益者, 2013年至今,她审结各类案件近700件,且无错案、无上访、无发改,其中还有5件案件被评为精品案件,人们惊讶她的进步如此之快,她自豪地说:“我是得到了庭长的真传。”

  督奖并举,提升自信。徐银贵经常用“人生不能没有目标,工作不能没有动力”这句话用来提升干警的自信。在抓审判“主业”时,他注重督奖并举,每年开局之初,他都要给每位干警下达工作指标,要求办结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不少于10件,同时对在手的超期未结案件或者上诉案件,要及时写出详尽的分析报告,供全庭办案人员商析。为防止设计的目标计划流于形式,他每周、每月、每季都要召开多次“诸葛亮”会、讲评会,让工作流程透明、绩效见底,半年和年终总结以实绩论英雄。助审员孙红芳去年审结案件300余件,无错案,无发改,无上访,当选“先进个人”、“调解能手”非她莫属;助审员卞仁彪办结的案件无差错、裁判文书制作精准,当选“办案标兵”名副其实。刚进法庭工作不久的书记员,每年都有数十篇宣传调研成果被省市相关刊物和媒体采用,力推全院“宣传调研先进个人”全庭人员口服心服。

  徐银贵带队讲究“学问”,为这个历史荣誉法庭书写了新的传奇:该庭2013年以来先后被盐城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十佳政法单位”;被表彰为“诉讼调解特色法庭”;被省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徐银贵2013年被盐城市委、市政府授予“盐城市劳动模范”称号;2014年被评为“盐城基层最美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