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法院信息宣传工作三年来,我耳闻目睹了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因为了解不深,他们并没有在我心中留下太多的印记。然而,一个仅有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倚靠在法庭走廊墙角,紧锁眉头、紧闭双唇、忧郁无助的眼神却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久久不能释怀。

 

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日,我和往常一样提着相机来到审判区,捕捉正在开庭的精彩一瞬。见我到来,低头无语的小女孩抬头凝视着我,满脸彷徨,似乎想告诉我什么。

 

“小朋友,能不能告诉叔叔,今天怎么没上学?”小女孩再次睁大眼睛看着我,抿了抿嘴,又低下头,任由泪水掉落到她漫无目的撕扯衣边角的手背上。

 

“当,请被告不要插嘴!”审判员敲响法槌提醒当事人保持法庭秩序的声音走廊里听得十分真切,我推开门走进去。原来,小女孩是一对欲离婚中年夫妇的孩子,当审判人员问她愿与父亲还是与母亲共同生活时,小女孩冲出旁听席,死活不肯进审判庭,倔犟地站在门外,任凭别人怎么劝说,始终不肯挪动一步。

 

我想去劝劝这个孩子,却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抚平她受伤的心灵。

 

庭审仍在进行,因为还有其他工作,我很快离开。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个案子的最后结果,但我敢肯定:这个孩子的心一定在流血,特别是庭审中父母毫无情面的相互指责与谩骂的情景,一定会在她今后的人生中留下无法抹去的阴影,而这个创伤却来自于她最挚爱的人。

 

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来无情地撕裂这颗幼小稚嫩的心灵?为什么当婚姻走到尽头时,不能为了孩子,好离好散呢?为什么如今离婚率这么高,是人心浮躁了,还是社会病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总在不停地想,不停地问;一年多过去了,小女孩忧郁无助的眼神,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真的希望天下所有的夫妻,在面对失败的婚姻时,能将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毕竟,爱没了,友情还在,孩子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