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铸公平-记徐州中级法院民三庭法官胡慧平
作者:慈延年 发布时间:2007-04-23 浏览次数:4347
今年36岁的胡慧平,是徐州中院民三庭的一名普通女法官。2002年以来,她主审理了大量疑难复杂的知识产权案件,得到了上级法院的认可和当事人的信赖, 没有发生一起案件被改判发回和申诉。她先后获得江苏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徐州市首届“优秀女法官”,她撰写的法律文书先后获得省市两级法院“知识产权裁判文书评比”一等奖。
近年来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不仅类型新,而且处理难度大。胡慧平法官同志勤于钻研,认真学习知识产权审判业务,将在审判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力求打造精品案件,扩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影响力。2005年,她主审了一起南京市民施某诉某美容学校等发型著作权侵权纠纷。“发型”有没有著作权案,头发造型能否受到著作权法保护,这在法律中规定不够明确,国内外司法实务中亦无相关判例,该案属于新型作品纠纷,在全省乃至全国争议较大。经过胡慧平法官深入细致的工作,最后该案以原告申请撤诉结案。案件虽然结了,但引发的一些法律问题值得探讨。于是,她将自己对案例的思考进行归纳总结,写成调研文章,发表在《中国版权》和《人民法院案例选》上,引起了国内专家和学者的关注。近三年来,她撰写的《知识产权合同中的权利评判与利益衡量》等11篇论文和案例分析,先后在《人民法院案例选》、《中国版权》、《民事诉讼证据制度若干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合同理论与判解研究》、《参阅案例》等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她审理的案件,有1件案例在第八届全国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审判理论研讨会上交流,有2件案例在江苏省知识产权疑难案例会议上研讨。
胡慧平法官不仅是法院系统知识产权审判的业务骨干,而且是普法宣传的骨干。她在工作之余写了大量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报道,努力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她每审结一起知识产权案件后,都要对案件产生的原因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然后写成普法宣传文章在报刊上发表,让更多的社会群众引以为戒,从中受到启迪。近三年来,她先后在《中国知识产权报》等各级报刊上发表宣传文章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