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调解
作者:史玉玉 发布时间:2007-01-05 浏览次数:3853
这是金黄的秋天,也正值农民们抢收抢种的日子,我所在的新沂法院民二庭受理了一位农民老闫起诉他所居住的窑湾镇某村委会和五位农民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因村委会于一个月前和他签订了一个土地承包合同,但现在村委会不能将这块土地交给他了,原因是原承包的五户村民不同意,眼看要种下一季的庄稼,但双方僵持住,谁也种不了。因案子起诉得急,正赶在抢种时机,如果不能及时审结延误农时将会影响到这块土地一季的收成,我们考虑到农民们此刻正赶收赶种,白天来法院应诉肯定会影响生产,于是决定傍晚时分到当事人家中去进行调解。
下班后,我和承办此案的女法官阚宏波还有司机小曹三人一同赶往那个离市区还有四十余里的小村庄。一路上田野里许多忙碌的身影,微风吹拂,树梢婆娑,在夕阳的照射下静和动完美的结合,形成一幅秋日美丽的图画。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芬芳,好长时间没闻到这种清香了,我不由得贪婪的使劲吸了一口气。大自然正敞开坦荡的胸怀,拥抱着这个世界,和正在收获的大自然一样,我们的心里也充满了希望,希望当事人都收工回到家,在我们的努力下调解成功,早一天将希望的种子播下。
路过一个又一个村子,窑湾镇终于到了,问了几位热心的路人,天微微黑时我们的警车拐进了这个小村庄。几家庭院已炊烟袅袅,淡淡的牛粪味和着庄稼干秸的草味,这是农家特有的味道。刚进村,就听到有几个老乡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法院来人了,一定是老闫家的事。”由于我们已事先和老闫联系过,他已在路口等候,寒喧过后,将我们带进他家的小院,然后就召集他告的几户老乡去了。干净整洁的小院落四周排列着绿油油的四季青。我们坐在小板凳上,喝着主人调好的白糖水,淡淡的甘甜让我们体会农家的热情。我们正在思考着怎样调好这个案子,老闫已将村委会主任喊来了,后面还跟着四五个老乡,看样子刚从地里回来,掸着身上的尘土,袖口还捋着额头的汗。村主任有四十多岁年纪,红脸膛,宏亮的嗓子,离老远就喊:“真没想到,法官亲自到俺们这来啦!”老闫招呼我们到屋里坐,我们看院子里又围进来一些看热闹的老乡,这么多人,不如就在院子里调解吧,还正好可以做法律宣传,让老百姓都能知法守法,从源头上化解各种潜在的纠纷。
月亮已出来了,又高又远,银色的月光静静的泻下,柔和的照在斑驳的树影中,罩在每个人的身上。
大家都坐了下来,有的干脆就倚在墙角或蹲在地上。这时阚法官发言了:“今晚耽误大伙些吃饭时间,我想听听大伙对这块争议土地的看法。老闫,你先说吧。”
“村委会和俺签了合同,又不给俺地,俺只有起诉了。”老闫敲着他的旱烟袋。
“这是老闫和上届村支书签订的合同,老支书不懂,也不经村民大会同意就和老闫签订了这个合同,您看,履行不下去了吧?”村主任大声的说。
“是啊,原来这是我们的承包地,老闫要包也得和大伙一块去竞标呀,”大伙你一言,我一句。我知道,这儿的农民不仅质朴,还爱较真。怎样才能既成功的调解,又能让乡亲们理解,达到法律宣传的目的?我抬头看阚法官,她正在专心的听老乡们“倾诉”。
通过老乡们你来我往的争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缘由。看来老闫情况不妙,老支书和老闫签订的合同无村民授权,是无效合同,当然地不能履行。这是一起典型的农业承包纠纷案件,
月光愈发的亮堂了,几只鹅扑着翅膀,在我们的身旁“咕咕”的叫着,有的正姿态高昂的挺着方步。
阚法官虽然是在宣讲法律,但声音娓娓动听:“农村土地承包应该采取招标、拍卖或公开协商的方式,还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老闫,你说你私下里和老支书签订这个合同能合适吗?大家都住在同一个村里,能不能都让一步,达成你们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呢?”
老闫吱唔着,面有难色:“可我为了履行这个合同,已买了一千多斤化肥和种子,我这个损失可怎么办啊?”
最终,经我们谆谆善诱几做工作,村委会认为村里在签这个合同时也有过错,同意将村里的急动地先给老闫种一季。老闫也同意解除合同,并表示要和村民们一起公开参予竞标。最后,村主任诚恳的说:“法官同志,今晚真是给我们农家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村主任和老闫热情地留我们吃晚饭,我们婉言谢绝了。回来的路上,车内响起索尔的吉他曲《月光》,优美的音乐如月光在静静的流淌,这时才感觉肚子在咕咕的叫,但我们的心情犹如这丰收的秋季。司机小曹调侃说:“今天也是一个大丰收啊!”大家都开心的笑了。我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感觉到案子圆满解决会如此的高兴,就象上学时解出一道数学难题一样富有成就感,它让我的心灵,在这个美好而智慧的晚上,轻舞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