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补“短板”工作
作者:朱玉军 发布时间:2006-11-20 浏览次数:4187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临近年终岁尾,又到一年总结时,各单位在竞相总结工作经验的时候,都免不了要查找一下本单位在全年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弱项。在总结报告中,我们也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如果我们再注重抓一下审判质量、宣传调研……,我们的名次就能靠前、站在第一方阵……。”这里面注重抓的,就是我们要做的补“短板”工作。
众所周知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决定木桶容积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同理,一个单位建设的好坏,不是取决于最长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是否能找到自己最短的“木板”,并把那块“木板”加长。只有找到自己的“短板”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才能使本单位建设加快发展,才能使本单位的综合排名居于本系统的前列。为此,要做好补“短板”工作,就是要做到“三早”,即早重视、早定位、早投入,“早重视”,就是重视程度要早,从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时,就要将补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领导到一般干警都要齐抓共管;“早定位”,就是定位要早,要达到什么标准,补什么,补多少;“早投入”,就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要早,要舍得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只有早投入,问题才能早解决。
当前,我国正在加紧构建和谐社会进程,构建和谐社会也离不开补短,只有所有的补短工作做好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