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源头情不竭-宿迁中院司法为民化解信访申诉难题小记
作者:晏祥龙 昌海 雪梅 发布时间:2006-09-12 浏览次数:5162
今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监和信访职能作用,改进审判作风,创新息访息诉手段,使一个个老大难信访、久诉不息老户先后息访息诉,为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受到广大人民群众交口称赞。 “农药瓶”变成“感谢信” 2005年初,宿豫区皂河镇农民史爱华起诉沈某某供货合同一案,经判决后,沈某某给付史爱华材料款18万元。诉讼同时史爱华申请保全了沈某某在某镇政府的债权,判决生效后,史爱华申请执行,虽多次信访,但近一年没有结果。2005年12月8日,史爱华随身携带一瓶农药到宿迁中院上访,要求中院对该案进行执行监督,表示如不能得到满足将一死了之。宿迁中院立案庭接访法官接待后,一方面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稳定史爱华情绪;一方面立即与中院执行局联系,建议执行局挂牌督办此件执行案件。中院执行局采纳了立案庭意见,安排一名副局长督办此案。2006年春节前夕,史爱华拿到了部分执行款5万元。为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春节后,中院将此案指令泗洪法院执行。后泗洪法院迅速采取强制措施,冻结并扣划某镇政府存款,2006年5月使余款全部执行到位。史爱华领到18万元执行款后,心情非常高兴,分别给宿迁中院和泗洪法院送了感谢信,信中说:“在执行过程中,你们不怕辛苦,不怕得罪人,将为人民服务牢记心中,我只能以一封感谢信,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假如当事人是我,我希望法官怎么办?”宿迁中院在信访申诉工作中引导法官换位思考,这一换,换出了事业心、责任感和主动性。今年来,宿迁中院接访法官通过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主动积极帮助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先后使610件初访户息访,初信初访息访率达92。8%,宿迁中院连续三年被市委评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八旬夫妇怨气消了 2005年7月,宿城区居民赵某某儿子因琐事与前妻吵打,后又与前妻之姐蔡某发生争执,被蔡某用水果刀戳死。蔡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被判赔偿赵某某夫妇各项损失18万余元。对此,赵某某夫妇以量刑过轻、赔偿款未到位为由,多次写信到宿迁中院申诉。 该案立卷复查后,审监庭承办法官祖广东了解到,赵某某夫妇均已近80岁,男方因患有脑血管梗塞致半身不遂,常年卧床不起;女方因老年性骨质增生等疾病,行动需要轮椅。夫妇俩每月退休金仅约500元,尚不够吃药治病,生活非常艰难。对此,祖广东法官一方面数次登门做老夫妇俩思想工作,告知有关法律和被执行方实际情况;一方面两次到南京女子监狱,提审被告蔡某,向其宣传法律和申请执行方实际困难。因蔡某是下岗职工,无一点积蓄,但在祖广东耐心说服下,还是卖掉了家中和丈夫共有的房产,并安排家人将5万元卖房款送给赵某某夫妇。赵某某夫妇接到5万元执行款、了解蔡某实际情况后,表示谅解,并撤回了申诉。 变“等访”为“下访”,变收收转转为切实解决问题,这不但是工作方法的改变,更是一种司法理念的更新。宿迁中院审监、信访战线的法官,正是靠自己那种娴熟的司法技能、推心置腹的思想工作、设身处地的服务效果和廉洁勤政的人格魅力,今年来先后使18件信访、申诉老案得以调解或和解。审监庭仅今年三季度就调解或和解9件申诉难案,比去年一年调解或和解数还多3件。 六年缠诉息了 2000年3月,宿城区开发商房某与农民王某达成合作协议,约定王某提供现金5万元给房某使用,工程完工后房某返还本金并给价值4万元房屋一幢作为利润。在结算及委托销售商品房过程中,房某先后出具数额为2万元和1万元的两张欠条给王某。因索款未果,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经一审、二审,均支持了王某的诉讼请求。房某不服,先后向宿迁中院申诉被驳回,又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江苏省人民检察院采纳了房某申请,对该案提起抗诉,宿迁中院依法提起再审。再审过程中,双方意见对立很大,无论维持还是改判,都可能引起新一轮缠诉。审监庭庭长黄国益和主审法官反复研究案情,制定调解方案,并和检察机关达成共识。后在检察机关大力协助下,经过反复做双方调解工作,终于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由房某付给王某2万元,王某放弃余款。终使一件拖了近6年的纷争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争取方方面面可以利用的力量协助法院做好息诉息访工作,这是宿迁中院的一个主要成功经验。今年来,上级法院挂牌督办的宿迁法院10件重大疑难信访申诉案件,通过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借助社会力量协助,到8月底,全部得到圆满化解。